曼谷大城:活着的僧侣和死去的城市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

曼谷以北80多公里的大城几乎是一个由废墟构成的城市

\

位于大城古王宫遗址内的菩斯里善佩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莫高窟第二”。

\
佛像绝大多数没有头

 
  曼谷以北80多公里的大城(Ayutthaya)几乎是一个由废墟构成的城市,这是我在城中穿行的感觉。随便一个路口就会撞见一座废弃的佛塔,鸽子在上面做了窝,来回盘旋。当你靠近这个城市的中心,眼前就只有连片的红褐色和黑色了,红褐色的是塔,黑色的是佛像。
 
  佛像绝大多数没有头,有时地上只剩下一只巨大的手,一颗被树根包裹的佛头,还有一些曲线非常优美、一时让人无法明白是什么东西的东西,那是佛像身上的某一个部分。
 
  大城建于1351年,15世纪中叶继素可泰之后成为第二任暹罗首府,直至18世纪,历时417年。17世纪初期,大城已是亚洲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人口百万,控制着其北方各地的外贸交易,来此交易的商人不仅有中国、爪哇、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伊朗、日本人,甚至还有葡萄牙、法国、荷兰人。
 
  欧洲人在他们的早期文献中曾提到大城,敬畏地说这里存有大量有价值的庭院和2000座镀金尖塔式的庙宇。但1767年缅甸军队的攻入,使这一切灰飞烟灭。现在的大城差不多成了一座死城,保留下来的除了残垣断壁,最多的就是骨灰塔,仿佛当年的人修建这座华丽都市,只是为了未来有一个存放骨灰的地方。
 
  位于大城古王宫遗址内的菩斯里善佩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莫高窟第二”,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三座建于15世纪的佛塔。15世纪的泰国,国库充足,人民安居乐业,只是没有发展军事,以至于被邻国缅甸入侵,不仅盗走了170公斤的金箔,还放火烧毁了整个寺院.命运与中国的圆明园极其类似。
 
  我们在大城整整走了一个白天,走过一个又一个寺庙和宫殿,从最初的震撼到最后的麻木。现在如果让我说起大城,我会想不起我曾去过城内三百多座寺庙中的哪一座,但却对另外两件事印象深刻。
 
  一个是在大城内看到的一间昔日官员的府邸。我们在从WatPhraRam出来找洗手间时发现了它。两层的木楼,下面是架空的,很大,二层四面都是房子,有热带特有的宽阔的长廊和荫凉,中间露台建有一个同样巨大的凉亭,也是木结构的。
 
  相比中国的木建筑,这里的房子更简洁也更轩敞,屋子向外的一面都是窗,向露台的一面都是门,门窗都开着,房与房之间也没有隔断,风可自由地从每一个房间的角落吹过。我们躺在古朴、光滑、和整栋房子一样没有任何装饰花纹的木地板上,几乎沉沉睡去。在看过太多破败的繁华之后,这间普通的泰式民居,让我忽然获得一种宁静。
 
  另一印象来自于初到大城的瞬间。清晨,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有出来,整个城市都还睡着,街上行走的只有化缘的僧人。他们每隔大约十米一个人静静地从街道上走过,并不声张。街口停着一辆车,一个泰国人显然在车旁已经等了很久,远远看到有僧人走过,便捧上食物和糖。这里的僧人化缘不接受钱财,只接受物品。
 
  当太阳出来,所有遗迹的门都开了,僧人也就消失了,大城成了游客的天下。我却觉得,正是因为这些僧侣,因为那个街头虔诚等待的泰国人,这座荒废了两百多年的城市依然活着。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