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业障非常地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我们开阔一些讲。
还有共业,我自己造的业我自己受,心里很平静。“不是我造的业啊,他们造的业,我也跟着受!”好象是冤枉,一点不冤枉,这叫共业!咱们不是讲有共业、有别业嘛,这叫共业。
比方讲,大地缺水喝,说:“我没这个业啊!”你没这个业,你怎么生到这个时候啊?生到这个时候、生到这个没水的地方来?这不是共业吗?你有这个业啊!有了,你就受吧。地震,你生在这个区域里,这个区域地震,你正在这个地震区域里,那你是共业。
忏悔是很不容易的,你要忏到。你只知道忏到我自己做过的,我做的错事我就忏,你还不知道,共业里头你也要忏悔啊!你既然生到这个地球上、生到这个时间,这就是劫。
劫,在印度话叫劫波。说“那人遭了劫了”,是说那个时候他赶上了,赶上那时候不好,所以遭了劫了。遭了劫了是共业,是我们现实的共业。水灾、火灾,你这地方没水喝,那地方发大水,上万户的人没得家住了。
我在雁荡山的时候,雁荡山会没得水喝,我住的房子那儿没水喝。浙江没水喝,真是闻所未闻的,因为它是水乡。那它就是没有啊!水上不去。在温州地区,五、六、七月,在这个时间天天下雨。
今年,我在那儿住的时候,五、六、七,将近八月,没下雨,干旱。不但没得水,连电也断了。因为浙江靠的水力发电,没了水,怎么发电?这叫共业。那你要忏悔啊!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你赶上共业了。
业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不要太深了,不要说前生,就说现在。我们现在这个地球,它不会再成长了,是固定的了。
每一天,从这地球里,要挖出来好多油、好多煤炭,我们的衣食住行,哪样不是从大地取得的啊?你一天破坏它,它不报应吗?是大自然对你的报应,就是这样的。
还不止这一样,我们在社会上体会得多啊。现在这个业啊,特别多!不是光朝钱看就行啊,钱解决不了问题啊!你用好多钱能买到不地震?办不到!水还可以,你能买得到,这儿没有,在那儿买了。这是暂时的了,如果那儿也买不到呢?
我在旧金山,有一次,突然哪一天断水断电。我们的水是买的,在加拿大买的。他要涨价,不给他涨嘛,他就给断了,截流了。没办法,逼得还得给他涨。
好多的事物,你要懂得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抚育。人类破坏性太大了!现在的人呐,所做的业啊!忏悔业障,我们佛弟子要替他整体忏悔业障!
不是你自己的业障忏完了,就认为完了,没完的!整个的大自然与地球,我们把它破坏得太深了,它要报复。
上海的地壳年年往下沉,沉得不多,我们一两百年,也不见得受到灾害,可是,长期地,就要受到了。要再破坏它,那它负担不起了。忏悔业障包括这些,在你忏悔业障的时候,你要想到。
另外一个,要注重你的心念,劝人家。我们刚才说,礼敬诸佛、念多少圣号、念多少经。另外应该选择选择,别太伤害大自然了。
在我们的心里啊,发菩提心的、发菩萨心的人,不要光想到自己。第十愿是回向,都回向给众生,不要光想到自己。
我们这个国度,垃圾特别多。垃圾不要随便乱丢。如果像我们这样,不论哪座城市都这样,洗手间都没法进。现在好多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甚至没有洗手间。
现在嘛,厕所新的盖子,干净的,他不爱护,他破坏。他从来没想到别人,他到里头乱丢。你走了人家还来用啊,你弄得这么乱,别人怎么用啊?
你把地球破坏了,用个几十年,都把它刨出来了,化为现实的财富,那后代子孙呢?你这国度还要不要?你要不要未来了?很少这样想。
我们佛弟子不这样做,就是真正地行菩萨道。我们自己千万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知道我们用完了人家还要用呢,我们要有这个最现实的菩萨心。
光照着经本说教义,你要用到现实上去啊。现实上去就是:我们的生活一定要想到别人也要生活,这就是菩萨心。这样忏悔业障啊,效果非常地好,念念都是菩萨心。
菩萨心是什么样的心呢?咱们说简单点儿,不说教义。想到别人,忘记了自己,好事都给别人,这就是菩萨啊。特别在末法——我们常说佛法讲的什么是正法时期、什么是像法时期、什么是末法时期,法没有正,也没有像,也没有末,主要是人的心呐。
现在我们四众弟子,分内护、外护,出家二众是内护,在家优婆塞、优婆夷是外护,都是护持佛法的。如果我们现在,像大家在这儿学习《普贤行愿品》,这就是正法啊。
我们四众弟子都在这学习正法,这个时间,就是正法的时代;除了这两个钟头之外,你心里想别的、干别的,那就是像法时代了;再去造点业,那就是末法时代了。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这没有什么可疑惑的。睡和醒,这是我们妄念的产物,实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白天的清醒仍然还是在梦中,所以白天和夜晚做梦,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往往睡眠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处在一种休息状态,然而我们深层意识、独头意识还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如果透过念
我现在教给你们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从早上一醒,一直到晚上睡觉,你都要观看自己一天的心在想些什么。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刚强啊,如生牛皮、骄慢、刚愎自用,自己愚痴透顶还以为自己了不起。佛要用种种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我等刚强众生。那要调伏刚强众生用什么方法呢?要讲经说法,要让他知道生命的真相、真理。
我们在学佛之前,都有自己固定的观察方式和处理习惯,主要决定于你的观念和心态。通常,我们是通过观察和比较,考虑此人此事对自己的利弊得失,然后再生起好恶之感,这就是观念在影响心态,决定心态。
现代人的生活,样样都是快速的。乘的是快速度的飞机、船只及车辆,用的是快速运作的工具及机械,吃的是速制的快餐,连结婚、离婚也都是闪电式的。
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平常生活里可能还是会有情绪,不过这个情绪不会浮动。一个有修行的老僧,在情绪还没有浮动之前,他心里已经有感觉了,当有了感觉,他会用方法不让情绪浮动。
有只小鸟问它的父亲:“……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吗?”大鸟说:“他们或许优于我们,但是他们没有我们生活得幸福。”“为什么呢?”小鸟疑惑不解。“因为在人类的心中有一根刺,这根刺无时无刻的在刺痛他们,折磨他们。他们为这根刺起了一个名字,管
人生在世,发愿是非常重要的,有愿生命才有方向。在佛法中,有人发求人天福报的愿;有人发出离六道轮回的愿;最殊胜的,是发为了利益有情我愿早日成就佛陀的智慧慈悲之愿。那么,发愿后怎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不偏离目标呢?这就需要时常给予自己提醒,坚持不懈地
什么是更有意义的事?不仅学佛是为了解脱,世人忙来忙去,也是为了解脱。挣钱是为了从贫困中解脱,成家是为了从单身状态中解脱。佛法所说的解脱,是解脱轮回,解脱生死,这才是究竟的解脱。仅仅从现象看,人们会觉得青春、爱情、财富、事业都值得追求,如果解脱了
我们应该如何协调人际关系,跟大家结欢喜缘呢?首先要知道,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社会,朋友之间,可以反目成仇;兄弟姊妹,可以为了分财产,打得头破血流;父子之间、母女之间,有时候也非常冷漠;还有师长和弟子之间,以及其他的很多关系,
送你一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得不到,就不要它了,这叫放弃。今天很多人有这个毛病,他明明是放弃,还美其名曰“我已经放下了”。我告诉你,佛教讲的“放下”不等于放弃。什么叫放下呢?记住了,在拥有中超越。就是在你拥有的时候,能够超越它。
我们说有人就有是非,因为众生有妄想,有妄想就会创造很多的是非出来。古人常说一句话,是非止于智者。这句话我们从两方面来说。如果你是修因缘观,有人讲是非了,你就看到因缘:欸,我不能讲是非。这个人把垃圾丢给我,我再讲是非,我自己造业。
办道这一法,说难也难,说易亦易,难与不难是对待法。古人真实用心,一点不为难,因为此事本来现成,有什么难呢?信不及就为难了。若真正为求了生脱死而办道,能把自身看轻,了身如幻,一切事情看得开,不被境转,办道就容易。
问: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之人,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常随拥护。往世恶业亦渐消灭,纵有怨对,不能为害。此乃佛经所说,决非虚语。
修心性重要吗?情绪的好坏对身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医学对情绪和五脏六腑的关系有很详细的论述。人的情志:喜、怒、忧、思、恐与人体内的脏腑有密切关系。
禅宗在中国的产生,本身就是对当时的主流佛教的一种改革,有人说六祖是对当时传统佛教的一种革命,我想这都很有道理。禅宗的一切作为,都是契理契机、观机逗教、不守成法,一切都是按照当时当地的情况来进行教化,不走过场,所以禅宗在中国一直都能够一枝独秀、千年不衰
人生处在迷与悟的交叉路口,怎样把握这一念之间迷与悟的判断与选择,这就是佛陀说法的一大事因缘。禅是佛法的核心,禅的宗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更加直截了当地解决人生的迷惑问题。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
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着追求效率,面对工作的态度是「要赶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时间之内,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以这种心情来处理事情,就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因为着急没有用,忧虑、担心、恐惧不仅无济于事,反而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压力。
愚痴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广义的愚痴,是泛指所有一切烦恼;而狭义的愚痴,是指观念、看法或思想上的问题,也就是不明因果、不信因缘,或是因果颠倒,甚至于不相信有因果和因缘。
我曾经在日本电视上看奥运转播,在一场游泳比赛里,有位俄国选手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在他的隔壁泳道是位日本选手。抵达终点的时候,以一秒之差,这位日本选手竟然战胜了俄国选手,成为新的世界泳王。后来,日本电视台访问这位日本选手:“你知道上次的世界冠军就在你的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