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因果故事 人物故事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人生故事 孝亲尊师故事 佛经故事

因果报应录之救人善报类

07.王志仁广嗣延寿

  安徽省有一王姓商人,名字叫做志仁,年已四十多岁,虽经商得法,薄有积蓄,可是唯一遗憾的,膝下还没有一个儿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怎得不忧心如焚呢!世人在所求不遂的时候,常喜欢看相算命,王志仁是一个凡夫,岂能例外,所以就跑到挂著「赛柳庄’牌子的相面先生那里,看一看相,问问命中究竟有没有儿子?哪一年可交得子运?哪知相面先生把他的面貌手掌,仔细端详一番以后,对他说:‘耳薄无轮,有须无髭,是孤独之相,没有得子的希望,并且两眼四围有黑气侵袭,数月内必有大灾祸,性命难逃。’王志仁是很信服赛柳庄之相术的,听了这番话,不禁吃惊得脸色惨白,汗流浃背,他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完了,心头的慌张,使他有些失魂落魄,六神无主;急急忙忙回到店中,准备筹划了一些路费,卷起行李回家。在回家的途中,住在一家旅馆里,那时正是黄梅多雨的季节,王志仁在房间里休息,忽然外面狂风大作,雨声沙沙地打著窗子,好像擂鼓似的乱敲,渐渐地,风声越刮越猛,雨点愈落愈大,这一幅凄风惨雨的景象,好比是王志仁内心忧愁的写照。

  大约经过了二小时多,暴风雨才告停息。他打开窗子向外一望,只见天空被雨水洗得一片碧蓝,一轮光圆的明月,却像含羞的少女,躲藏在稀薄的浮云里,脉脉含情地偷窥大地上的景物,院子里的几株月季花,花瓣七零八落的飞散得满院飘舞,枝叶上还留著晶莹莹的雨水,在月光笼映下,有如金刚钻般的闪烁发光,雨后的美景,秀丽脱俗,使他顿然忘了胸中的愁闷。他走出旅馆,一个人踽踽而行的散步到河滨,忽然看见前面一个村妇装束的年轻女子,抱著一婴儿跳入水中,不禁大吃一惊,他急得想跳到河中去救援,但恨自己不会游泳,无法入水营救,正在千钧一发之际,抬头看到远处河面上有几只渔舟,他举起了手向渔舟大声呼救,喊了一二声见没有动静,再连奔带喊的说愿出二十两金子,送给救命的人,渔舟才争先恐后的迅速划来,终于把少妇及婴儿从水中救出。王志仁把二十两金子如数送给渔人,就询问少妇抱著婴儿投河的原因。

  少妇悲伤的哭著说:‘我的丈夫在外佣工度日,家中养了一只猪,预备把猪卖了偿付房租,昨天有贩猪的人经过家中,我就把猪卖掉,哪知贩猪的人走了以后,我才发觉所得的猪款都是假银。我丈夫性情很暴躁的。他知道了一定会把我重重的痛殴一顿,我家中又贫穷得无以为生,所以我要抱著婴儿一同投河寻死。’王志仁听了,顿起恻隐之心,就问明了猪款多少,送给她加倍的真银,少妇遇到了这样大慈大悲的好人,心中真是说不出的欢喜,无法形容的感激,向王志仁说了很多谢恩祝福的话,为了来日有报答恩情的机会,并将王志仁的姓名籍贯及居所等,也问了个清清楚楚,才抱著婴儿,充满了安慰的心情回家,当她回家的时候,她的丈夫也已回到家中,少妇将卖猪得假银,以及畏惧笞责而抱婴投河,遇善士而获救得银的经过,详详细细的向丈夫诉说了一遍。

  她丈夫听说王志仁有这样慈悲的心肠,也非常感动,就陪同少妇一同到王志仁所住的旅馆去道谢。他们夫妇二人走到旅馆的时候,正是夜阑人静,王志仁已闭门睡觉,少妇一面用手敲门,一面轻轻的喊著王先生,王志仁一听是刚才那位少妇的声音,就在床上用严肃的语调回答说:‘你是少妇,我是孤客,怎么可在半夜三更相会呢?赶快回家去吧!’少妇的丈夫在门外说:‘我们夫妇二人一同来,向王先生表示感谢。’王志仁听到少妇丈夫的声音,觉得没有什么嫌疑,才披衣起床,正把房门拉开,走出房外的时候,忽听得房内‘轰隆’‘哗啦’的突然巨响,不由得使主客三人,大吃一惊。

  回头一看,原来因为房屋的墙壁,经过了几天暴风雨的侵袭,砖瓦梁木都有损坏,以至屋墙倒塌下来,把王志仁所睡的床榻也压碎了。王志仁大叫一声的说:‘啊呀!好危险!如果没有你们夫妇二人敲门叫我出来,那么我势必被倒下的墙砖压死呢!’夫妇两口子异口同声的回答说:‘这是上天有眼,王先生这样的好心人,天理不该遭横祸。’主客三人在旅馆的休息室坐谈了一会,才相互道别。王志仁回到自己家中,休息了数月,一直平安无事,再到原来经营的商店,继续旧业,他想起号称赛柳庄的相面先生,曾预言他数月内性命难逃,可是现在已经过了好几个月,还是很平安的活著,足见赛柳庄的相术不灵,胡说八道,决定跑到赛柳庄的命相馆去向其质问。赛柳庄重新把王志仁的面相仔细察看以后,带著很奇怪的口吻说:‘咦!怎么你的气色完全改变了?一定是救了几个人命,积了阴德。现在你髭髯骤长,口角颐丰,金光聚耀于面目须眉,不独多子,且当增寿。’后来王志仁的妻子,果然在十几年中,连生了十多个儿子,王志仁活到九十六岁的高寿,无疾而终。(取材自德育古鉴译语改作)

  湘清按:

  我们学佛的人,谁都知道,佛教是不主张看相算命的。上面的故事,也不是提倡算命相面,而乃说明相面之不足恃,像星相家本来认为王志仁命中无子,且在数月内要死亡,可是王志仁因为大发慈悲,救了人命,竟能多子延寿,可见人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心行,不必看相算命。陈希夷问道于麻衣云:‘尝见有子之相,相不变而无子,乏嗣之貌,貌不更而生男,寿者相而夭年,无寿相而长寿,福重敦厚之形,形不易而遭刑,夭命禄尽必亡之相,相不改而寿全,何也?答曰:心生相貌,以理言也,吾闻古人相法,以洪范五福六极为主,察其人忠孝仁义,守道有恒,便到颠倒造次时,不改其节者,吉相也,必享五福之庆。若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而便到颠倒造次时,无改其性者,凶相也,必受六极之刑。’以上一问一答的话,更可证明人们的命运,并不决定于相貌,而完全操纵于自己的德行。以前印光大师有一位台湾籍的皈依弟子蔡伯伦居士,操星相业于沪上,印光大师曾为其所著嘤鸣集作序云:‘伯伦居士,侨寓沪上,以相为业。凡遇来者,无论其相之善恶,皆勉以修德积善,以祈善者益善,不善者亦善,深合命自我作,福自己求,与夫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逐心灭等义。而且于议论中,辄谆谆于三世因果报应,与夫净土横超法门,俾一切人由问相而得入圣贤之域,以及往生极乐之邦,其挽回世道人心也大矣。’(见印光法师文钞卷三蔡伯伦嘤鸣集序)又吾友葛晋寿居士,乃菩提树月刊发行人朱斐居士之总角交也,精研麻衣柳庄之术,尝设命相馆于苏州玄妙观旁,吾见其与人谈相,对于命中有福寿者,勉其念佛行善,更能增福延寿。对于命中有灾祸者,励其念佛行善,冀能消灾免祸。若蔡伯伦葛晋寿二居士之辈,乃以谈命看相为手段,劝人念佛修心为目的,殊不能以流俗之星相家等量视之矣。至于吾侪学佛之人,固知学佛之究竟,不在希冀人天福报,但佛陀为奖励世人念佛向善,亦并不废言人天福报。佛经中‘求子得子,求寿得寿,求官得官’之经文,屡见不鲜,吾侪佛子,岂可不体验佛陀善巧度生方便之悲心哉!

08.应大猷阴德尚书

  浙江台州有一位好学深思的读书人,姓应,名大猷。他羡慕山中的环境清静,远离尘嚣,是专心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恰巧城外山麓有一座精致的房屋,房主人因为屋中常常闹鬼,不敢住在里面,曾经租给好几位房客,都因屋中闹鬼,而先后迁出。应大猷是一位正直的人,俗语说:‘心正不怕鬼’,所以他虽不是庸俗的无鬼论者,但因心地光明正大,毫不怕鬼。为了可在山中静心读书,他便征得屋主人的同意,住到人人不敢住的房屋中去,当他入山后的第一天,晚上灯下读书,果然听到房屋周围有嘘利嘘利的鬼叫,如果换了其他的人,一定要吓得汗毛直竖,可是应大猷心地泰然,若无所闻,照样聚精会神地研读书本中的学问。后来不但习以为常的听到鬼叫,有时还听到鬼与鬼之间的讲话呢!

  有一天,听到一个鬼说:‘某村有一妇人,她的丈夫在远地作客,久年不归,杳无音讯。她的翁姑以为儿子没有回家的希望,就要逼迫媳妇改嫁,可是那妇人是很有气节的,宁死不愿改嫁,因为翁姑逼迫得很厉害,颇想自杀,不多天即将自缢,那时我可以找到替身了。’应大猷一听,才知道这鬼不是寻常的鬼,竟是一个缢死鬼。

  由于缢死鬼泄漏了机密,应大猷得知某村的妇人即将被迫自缢。他对那妇人顿起恻隐之心,要想什么好办法救救她。他急忙回到家中,卖了几亩田地,得银四两,并且伪造了一封妇人丈夫的家书,把银子四两汇寄那妇人的家中。村妇家接到了信和汇银,当然全家都很欢喜。可是仔细一看信的内容,不像那妇人丈夫的笔迹,因而又起了怀疑。但妇人的翁姑认为即使信是假的,银子不会是假的,想必儿子在外面安然无恙,就不再逼迫媳妇改嫁,因此村妇打消了自缢求死的意念。后来妇人的丈夫也从远方回家,全家和好团圆如初。

  过了几天应大猷又听到鬼与鬼之间讲话。原来的那个缢死鬼说:‘我本来可以找到替身,只因自己不知保密,上次与你讲话,无意中泄漏了机密,给那屋子里读书的秀才听到了,他破坏了我的事。’另一个鬼问:‘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祸害他呢?’缢死鬼说:‘这人心肠慈悲,救了妇人的命,积了阴德,将来的报应,要做到尚书的官职,我怎能祸害这样的好人呢?’后来应大猷果然考中了进士,做到尚书的官职。(尚书相等于现代特任官的部长。)应大猷回忆以前所听到鬼说的话,因而证实因果报应确实不虚。从此更努力行善,遇年岁饥荒,常捐谷赈济;遇戚友急难,常委曲维持;遇有横逆,常反躬自责,怡然顺受。子子孙孙登科第的很多。(取材自德育古鉴及了凡四训二书语译改作)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