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因果故事 人物故事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人生故事 孝亲尊师故事 佛经故事

因果报应录之救人善报类

17.蔡小霞赦救部属

  蔡小霞先生在陕西担任布政司的官职时,他的部属某知县,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某知县在任内挪用亏欠公款,达三千金之巨,为后任揭发。当时的法律很严厉,挪用公款百金以上,不仅要受到没收家产的处分,并且还要下狱追缴,倘若在限期内不能将侵占的公款缴出,就可能被判死刑。可是某知县平日做官很清廉,他在任内亏欠三千多金,都是因公应酬太多而超支,并非贪污肥己者可比,因此退休以后,身无分文,何况他的性情很耿介,也无法请同事们大家帮忙,只有静候法律严办,束手待毙而已。蔡小霞公对于某知县这样不幸的遭遇,极为同情,在案发后第二天,就在布政司官署召见某知县,屏退了左右,对某知县说:‘你亏欠的三千金公款,我知道你无法缴出,你可呈一解缴款项的公文来,我可以替你批收完案。’某知县听了蔡公的话,很惊恐的回答说:‘我怎么敢这样做呢?’蔡公笑道:‘我不是对你开玩笑的,因为看你平日做官廉介,为了公事而被累,因此,我愿意把平日养廉的积蓄,替你弥亏补欠,但这事要有一定的手续,所以要办一件解款的公文,这样可以使你免除牢狱的刑祸。’某知县看到他的上司蔡公,竟肯这样大力的慷慨帮忙,喜出望外,感激得一时说不出话来,顿首谢别。过了一天,某知县把解款的公文送上,蔡公亲手填注收讫的年月,盖上自己的印章,销除这件侵占公款的巨案。后来某知县穿了官服晋见蔡公言谢,叩首大声的说:‘小子承蒙公的再造之恩,永远不忘,可是我今生年已衰老,恐无法报答,我死后一定要投生公的家中,做你的儿子,以报答大德。’从此某知县就退休归乡。

  时光像流水一般的过去,十余年以后,蔡公自己也年老罢官归里。有一天中午,蔡公在家中厅堂打瞌睡,睡眼朦胧中,忽然看到某知县穿了官服入室拜谢,与十余年前无异,他想这地不是陕西官署,并且某知县早已退休,说不定已经去世,怎么能来呢?正在惶惑的时候,忽然看到某知县直奔妻子的卧房,蔡公惊呼而醒。不一会,婢女来报告太太诞生儿子的喜讯。蔡公说:‘这是某知县的再来人,将来一定能振兴我的家庭。’就为这新生的儿子取名振武,名麟洲。这儿子很聪明,在不到二十岁时,就经童子试而考取第一名,丙申年考中进士而入词馆,后来官至广东道台,颇有良好的政声。(取材自坐花志果)

  湘清按:

  因感激他人的恩德而投生为其子的事实,佛教书籍及近代报纸,常有记载,兹为证明轮回的不虚,附录二则类似的事实如下:

  (1)龙舒净土文卷七‘青草堂后身曾鲁公’一文云:‘宋朝有二青草堂,在前者年九十余,有曾家妇人,尝为斋供及布施衣物,和尚感其恩,乃言老僧与夫人作儿子。一日,此妇人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鲁公也。以前世为僧,尝修福修慧,故年少登高科,其后作宰相,以世俗观之,无以加矣。虽然,此亦误也,何则?此世界富贵不长久,受尽则空,又且随业缘去,轮回无有了时,不如且生西方,见佛了生死大事,却来作宰相,故虽入胞胎中受生,此一性已不昧,所以虽在轮回世界中,已不受轮回,而生死去住自如矣。今未能了生死,乃念区区恩惠,为人作子,则不脱贪爱,永在轮回,其失计甚矣。

  (2)一九五九年六月四日台北市大华晚报忆梅庵杂记‘程德全为高僧转生’一文云:‘辛亥革命任江苏都督之程德全,四川云阳人,其母素信佛,某岁有黑龙江某寺僧,道行甚高,因朝峨眉路过云阳,病甚,程母留与医之饭之,僧始得至峨眉圆寂,为感程母恩,遂转生为程。程生而颖慧,弱冠入泮,因事忤县令,令谋以盗案诬陷之,程惧而走京师,由戚推荐于黑龙江某提督,某提督甚优礼之。但程至齐齐哈尔后,忽有异感,觉是处景物,皆所素悉,顾此生实未一履此土,胡为稔熟如是?甚以为怪。会俄人于此时入寇,围齐齐哈尔急,某提督御之而败,因语程曰:“吾不能守土,罪当死,愿以职权授君,为善其后。”言已自杀。程遂往见俄酋,谓提督已因逼自杀,彼代领其众,如俄军能绕道而行,固幸,否则当身先士卒,同为玉碎也。俄酋服其勇,壮其行,竟绕道而去,黑龙江省会因获保全。事平,俄使觐西太后,力赞程为中国首屈人才,西太后闻而悦之,亟召程入京,不久擢拔,荐升至江苏巡抚。程至江苏,又觉景物甚熟,不解其故。及辛亥革命,程被推为提督,卸职后,迳至常州天宁寺为僧,似已还其本来面目矣。’

18.王夫妇义救孤儿

  周安士居士在阴骘文广义一书中说:‘痛哉!天下有茕茕无告,如孤儿弱息者乎?往昔父母无恙时,亦曾恩勤顾复,爱若掌珠,亦曾捧负提携,恐其不寿,谁料中道丧殂,骨肉捐弃,此固九泉之下,所痛恨于无如何者也。嗟呼!人惟推己及人之念,最为平恕尔,假令吾之子女,零丁孤苦,忽有仁人君子,扶持而卵翼之,吾之感恩为何如者!’以上一段话,说明天下最可怜的人,无过于幼失父母的孤儿,而世间最大的救人功德,也无过于拯救养育无父无母的孤儿了。现在我们要讲一则救养孤儿的因果报应故事,这故事发生于九年以前的台北市,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兹为证明因果报应的不虚,志之于后:是谁家走失的小孩,怎么没有父母来认领呢?

  事实的开端是这样的,有一王姓的夫妇,在一九五○年从金门到台湾,当他们在金门的时候,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个年仅三岁左右的小孩,迷失了路,独自在路旁啼哭著,那地方很荒凉,来往的人极少,他们站了好久,看到这小孩没有父母来认领,觉得十分可怜,慈悲之心,油然而生,他们便把孩子抱回家去暂时留养,同时贴了许多招纸,希望走失孩子的父母来认领,可是招纸贴出了几天,竟没有一个人来,他们便把这孤儿收养,当作自己的儿子。当他们来台时,也把这孩子带来,一家三口过著很愉快的生活,可是在一九五一年某一天的夜中,怪事发生了,王先生突然从床上睡梦中跳起来,对著屋内黯淡的电灯光,呆呆的出神,这一下他太太也很快的被惊醒了,询问丈夫何故呆著不睡,于是王先生便告诉她说:‘我刚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军官到我们家中来,他说他是在厦门作战阵亡的,他的孩子流落在金门,幸经我俩收留,才保全了他的骨肉,他特地前来向我们道谢,并说没有别的可以酬答我们,只是在中山北路二段双城街十巷二十五号李之北家中,存著一口皮箱,内有新西装四套,美钞一百元,银元三十枚,请你们用杨某的名义前往取来,他一定会如数交给你的,这是我对你们衷心感谢的微薄礼物,千万请你们去拿了来……’王先生的这段话还没有说完,王太太连忙紧张的大喊:‘奇怪!奇怪!’王先生问她:‘奇怪什么?’她说:‘我也与你做著同样的梦,梦中所见的,跟你完全一样。’夫妇二人你看我,我看你的,大家都觉奇怪,还不信真有其事。第二天早晨,王先生碰到一个姓彭的朋友,便把梦中所见告诉他,问他要不要到中山北路去一试?那个姓彭的朋友对于他们夫妇俩做同样的梦,固然也觉奇怪,但认为要照梦中的情形去试一试,却大可不必。他说:‘世界上总没有这样离奇的事吧!’因此王先生就把梦中那个姓杨的军官托他之事打销。可是王太太在这一天早晨,却始终坐立不安,若有所失,终于下意识的雇了一辆三轮车到中山北路二段双城街十巷廿五号去看看,究竟有没有李之北那个人。事情真奇怪,当她坐车进双城街十巷时,廿五号的那一幢房屋门前,真的挂著「李之北’的名牌,她惊奇得连自己都不相信起来,于是她很快的命车夫掉头,去找她的丈夫同来。就在这天下午,王夫妇走进了李之北的家,他们还没有把来意说完,李之北就叫著说:‘哟!你们来得真好,我每天在梦中见到我的朋友,说本市有一对姓王的夫妇要来把他的箱子拿去,我的朋友杨君在一九四九年于厦门某部队当军官,我来台时他把他的衣箱托我保管,以后我们曾通过二三次信,后来彼此音信中断,现在他在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可是这半月来,我在梦中一直见到他。’王夫妇听到李之北这一段话,更觉奇怪,于是他们一致啧啧称奇!接著李之北便把杨姓军官寄存的箱子拿出来,为了取信大家,当场把箱子的锁打开,翻到箱子里果然有新西装四套,美钞一百元,银元三十枚,跟王夫妇梦中所悉的完全相同,当他们把箱子搬上三轮车回家时,一路上不断的说:‘奇!奇!奇!’以后他们逢到任何朋友,便讲出这一段离奇的故事。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