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因果故事 人物故事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人生故事 孝亲尊师故事 佛经故事

第十七节

  第十七节 书记师两谒圣天子

  煮云法师著

  普陀既为名山胜地,又是菩萨应化、高僧辈出的古道场,当然是天下崇风,四海闻名。因此历代有不少的当今皇帝,御驾亲临。有的是游幸名山,欣赏海上风光。有的是专程前来朝山拜佛,为太后娘娘还了心愿的。普陀自从开山到现在,也不知有多少当今皇帝、王公大臣,来山进香,朝拜观世音菩萨

  在过去皇帝出门,不是象现在总统出巡这样随便,因此万岁驾临普陀山时,也不是象现在总统游普陀这样方便了。过去皇帝到哪一个地方,或哪一个佛寺,圣驾亲临,那真是不得了的了不得,全山清洁运动不要说,就是预备铺张接驾的排场,也不知要煞费多少人的苦心,深恐有欢迎不诚,招待不恭之罪嫌。

  有一次也不知是哪一位皇帝万岁(忘记名字),御驾亲临到普陀山。在好多天前,地方官就派人通知普陀山普济寺的方丈大和尚,要他把全山整理清洁,合寺扫洒,张灯结彩,欢迎圣驾。寺内大和尚接到通知以后,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万岁皇帝,亲自来山进香,使民众增信心,为名山增光彩。惧的是自己没有学问,深山里的和尚,不但没有见过皇帝,就是地方的县府也很少见过,如果对皇帝的礼貌稍有不周,就有冒犯圣驾之罪名,为了此事,大伤了脑筋。

  在万岁皇帝未来之前,普济寺方丈室开了一次高阶层会议,一方面筹划万岁来山布置欢迎的场面,另一方面就是大和尚不敢出面接驾。可是一国之主的皇帝来了,一寺之主的方丈和尚,怎么可以不出来接驾呢?可是这位大和尚,是一位老修行,平时在寺内,对住众们讲开示,讲得很好,然而一到大庭广众与大人物接谈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和尚虽然是方外之人,可是一国之君来了,不能不以礼相见呀!见面时一定要有问必答。要晓得在专猘时代的君主面前讲话,如果有一言之差,重则名山变色,轻则有慢君之罪,事关全山僧众的安全,一定要推选一位能言善辩、胆识过人的和尚来,代替方丈和尚见驾。开会的结果,大家公推客堂里书记师,代表方丈和尚接驾。这位书记师是中年出家,想当初也是政坛上一位风云人物,不但见多识广,而且博学多才;不但威仪严肃,而且相貌庄严。因此这位书记师有两度见驾,面论佛理之荣。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