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本是中国大乘佛教传承和提倡的优良传统,但是近年来,随着放生人数的增多,放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放生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诸如将本来生活在南方湿热环境的动物放生在干寒的北方,导致动物不能适应环境而死亡,再如忽视季节与气候的变迁,放生的动物很快或冻死或饿死,致使放生变成放死,还有因为追求放生数量的庞大,直接催生了专门从事猎捕贩运放生动物的放生产业链等等。凤凰网华人佛教近期发表的相关报道,对以上种种问题和弊端进行了揭示和质疑,由此引发了网友们热烈的讨论和持续的关注。
关于放生导致动物的死亡,结果与初衷的背道而驰,一部分网友认为:放生已经沦为了贪求功德的筹码,无视结果的盲目放生既然已经变成了杀生,放生的功德变成了杀生的罪过,尤其放生导致了更多的猎捕和更多的死亡,那么放生就不宜提倡而是应该杜绝。而另一种观点则是:放生救命本身没有错,需要改变的是放生的目的和操作的方法,应以真正的慈悲心去放生而不是为了贪求功德,将放生导致的动物死亡减少到最低,只要杀业弥漫一天,放生就有提倡的必要。
那么放生到底何去何从,杜绝与提倡孰是孰非?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观点一:才出牢笼,又遭横死,放生变杀生圆满了谁的功德?
网友“引爆热情”认为:放生是佛家倡导万物及其生灵都具有佛性的观念,它是佛教徒人人具备的好生之德,而买生放生则是助长了捕获这些生灵过程中造成更大的伤害,当然是与佛教倡导的放生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应该提倡而应该取缔。
网友“awattt”认为:有计划的放生,其实是杀生。因为你想放生例如要放生鸟类,因为你需要,人家就会去捕鸟然后卖与你。然而在捕鸟的过程当中免不了造成鸟儿的死亡反而害了鸟儿的性命!所以说不放生倒好,放生反而变杀生了!
网友“yykm认为:佛法讲善、缘,一切要随缘。比如你遇到受伤的动物你医好他再放回大自然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放生,不经意间积德积善。如果刻意从商贩手中买来放生则无异于助纣为虐,因为这将陷入一个恶的循环:“放了-捉回-卖出-再放-再捉回-再卖”你的虚伪拉动他的生意,可怜的小动物们呀!
网友“嵘嵘庭院”认为:为自己自利的放生,其性质已经变味,善举实乃恶举,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杀生,还是不做为好。
网友“劉金剛”:阿弥陀佛如是如是学佛的人不要执着于数量,自发组织的放生尽量不要一味追求规模。 对放生功德升起了贪心的话,功德没半分,反生恶业。
网友“我是tantao”:目前这社会,放生没必要了吧。基本动物都是养殖的没任何野外生存能力,买回来再放基本是让人家送死。
网友“佛医心” :放生,还是杀生?慈悲,还是可悲?做功德,还是造恶业?前两天就在一佛教景区看到一固定的摊位,专卖用于放生的小鸟,这个产业链确实存在
观点二:智慧放生,如理如法,悲心无伪的救赎功德无量亦不违初衷
网友“香巴拉勇士”:按佛教的慈悲精神,放生、护生、茹素,三者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善行,按照佛经论典的要求,没有任何含有不如法的成分。世人在行持的过程中,有如法的也有不如法的,这不是佛法的问题,不是放生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取舍不够智慧,自身行为不如法罢了。放生在本体上只有功德,没有过失;而不如法的放生则与放生在本体上相违,两者概念不能混淆。
噶燃多吉仁波切:十善之首是放生,十恶之首为杀生,放生的功德最大,既直接又快速,改变命运的力量最为显著。佛陀所说诸法中,菩提心为根本,而一切有漏善法中,无有能比放生之功德更大者。放生时无论其心净或不净,其事皆是直接对众生有利,因此有不可思议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条生命的功德也无法衡量。
上海莘庄网友:放生如做贼,放几次,就要换个地方,贪小者太多,特别是那些外来人员、当地农民,极好偷捕这口,乐此不疲。今天又换了地方,坚持放生。
网友“快吃素”:放生最重要的是有一颗让苦难动物胜利大逃亡的心、让苦难动物与我们一起解脱的心,最好随缘放生,预定放生恐怕有很大的副作用。
网友“lynnesmile”:有次参加放生。有个人说这边放生,那边钓鱼。我想这事跟是否布施乞丐一样,别人做别人的,我们做我们该做的。就像你不会因为这世界有人虐待子女,而影响自己宠爱孩子。做自己认为对的有意义的事就够了。
网友“劉金剛”:对于高僧大德引导的放生活动,在家居士也要了解,善恶只是相对的无常的,通过放生活动感化一些人来学佛食素,虽然连累一些被放生的旁生早夭但是从盘中拯救的旁生何止万倍于此,加之有大德在旁执行放生仪轨,即便是枉死的旁生也能得到超度,只看见旁生毁坏的皮囊而不看他们得度的神识,那是凡夫的见识。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既然放生或致放死,不放生又有无量众生惨遭屠戮而失去最后一线生机,说明了放生与否都非究竟举措,所以应该以护生代替放生,以素食代替放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杀害又何须放生。
那么,护生真的可以代替放生吗,“素食才是根本的放生”是理论还是现实,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网友“ised”:素食才是最根本的放生放生固然好,但不适宜的方式,只会导致恶性循环,提倡健康的放生方式,其实素食才是最根本的放生。
网友“灵山居士”认为:在我看来,认为“吃素就是最好的放生”无异于认为“不杀人放火抢银行就是维护社会治安”一样不可思议。 一个只是不去伤害,一个在不去伤害的基础上再加上主动救助,我想不需要太多的分析就可以得出哪个是更好的放生。不过也许他指的是让所有的人吃素,如果可以让所有的人吃素的话,那确实是最彻底的放生,不过一般来说,这样的事情(让所有人吃素)只会发生在梦里。至少在一百年之内我不认为我们有机会看到那一天。
网友“香巴拉勇士”:“以护生代替放生”,“以素食代替放生”这种口号提出来有标新立异之嫌。放生理当继续提倡,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只是随着器世界、有情世界的日益恶浊,世人行善的违缘愈加深重,新冒出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需要以智慧善加抉择,随时代变化做一些方便调整,尽力避免不如法的情况发生,而不要做舍此即彼的行为。阿弥陀佛。
网友“幻夜修羅” :不要盲目放生,也不要为了放生而放生。随缘放生,刀下救它们一命才是真的放生。现在的鸟畜大多都是人工养殖的,根本没谋生能力。与其为了放生而放生还不如好好护生。
网友“密度宝府”认为:放生也好,吃素也好,它们真正意义是增长我们对所有众生的无伪慈悲心,真正去体悟到众生平等,培养利益所有众生的胜义菩提心,以光明破除对“我”的执着,在“无我”基础上精进次第修法,是究竟圆满成佛之路。
这就是谈到的,有杀生的行为,但没有杀生的心念。一般说,医生利用小动物做实验时,心里所想的只是如何突破医学,以期救护更多的人,虽然行为上或许有争议,但用心是可以谅解的。记得前年(二○○一)我应邀到新加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毕业执牌医生及在学的准医生举行座谈时,他们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当时我告诉他们,医学上以动物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救天下的苍生,所谓「死有重于泰山,有轻如鸿毛」,死的价值不一样。医生从事医学研究,目标远大,因此实在可以不必拘泥于小节。
在自然界中,动物的磁场与大自然更为接近,故它们能感应到周围磁场的异动,能提前采取决策;而作为我们人类,既是进化的最高级别动物,但也是离生命本能最远的动物,远远没有其他动物感应力强。例如汶川地震前的5月
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积德,放生就是改变命运。每年四月八日佛诞日举行放生会。但是关于放生的日子,就没有什么说法,只要你有心,天天都是放生日。但是放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要做到真正的放生。放生要看缘分,缘分到了就是最好的时间。你放生不是攀缘,而是说你碰见了,别人要杀生,你当下救那众生,不为自己着想,哪怕多花钱,完全来救它于水火,然后给它做三皈依,众生最需要你救它而又让你碰见了这叫放生的最好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你等于救了一条人命。
问:放生一定要念咒吗?答:放生不一定非念咒不可,当然念咒就更完美一些。假如你放生忘记了念咒念佛,现在念依然来得及。若你不会念往生咒,只念阿弥陀佛就足够了。念皈依的方法,就是这样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或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不堕旁生 (三次)
首先要加持一杯大悲咒水(可以预先加持准备好),洒在被放众生的身上。在什么都不具备或紧急的情况下,可大口出声念“南无阿弥陀佛”,让所放众生听的清楚真切,在八识田中种下金刚种子,等到因缘具足,种子成熟,自有开花结果,修成佛道,彻底脱离苦海的时候。如在马路旁或任何地方,看见人家正在杀害生命,没办法救它的时候,我们应发出怜悯的心,口中赶快为它念三皈依及往生咒或“阿弥陀佛”佛号,也略尽我们三宝弟子的一点悲心。细心周到:放生地点宜选择人烟稀少
大悲咒 (一或三遍):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菩提萨埵婆耶 摩诃萨埵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 唵 萨皤啰罚曳 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 婆卢吉帝室佛啰愣驮婆 南无那啰谨墀 醯利摩诃皤哆沙咩 萨婆阿他豆输朋 阿逝孕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 那摩婆伽 摩罚特豆怛侄他
放生泥鳅几天放一次?放生泥鳅的日期没什么讲究,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去放生,泥鳅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时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放生仪轨念诵 我弟子妙音,今在佛像前,诚心皈依三宝,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僧,不堕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放生泥鳅的好处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时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
佛教语。又称回向偈,佛家于法会结束时齐声朗诵的一种偈文。即发誓愿共同皈依佛道。净土宗多以唐善导之《发愿观三宝》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为回向文。其余诸宗,大同小异。根据国际君友会佛教典藏,记载回向是佛教的特有名词,亦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放生乌龟怎么做 要放生乌龟一定要慎重,不管是生态学上还是风水学上,放生都是很需要认真考虑的事。个人总结放生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这里只介绍水龟,陆龟由于植食性为主,所以生态威胁风险很小,只要环境温度等适合即可): 1 放生要合理,不能随便放生。选择龟种的时候要注意,巴西龟、甜甜圈、彩龟这些龟切勿放生。它们是外来物种,对本土物种危害极大。放生的话十分推荐我们中国本土龟种,如草龟、花龟、鹰嘴、黄缘、闭壳龟等。不推荐放生外国龟种,对生态环境和本土物种有风险
放生一尾鲤鱼的功德不单是一条生命,还包括鲤鱼妈妈肚内的鱼卵。鲤鱼自古就是吉祥的象征,由于鲤鱼的「鲤」和「利」同音,故春节期间老百姓都喜欢在家中饲养鲤鱼,有「家家得利」之说。记得儿童游戏中有「放生大鲤鱼」玩 法,而真正的放生鲤鱼是从唐朝开始,唐朝皇帝姓李,而鲤与李同音,犯了皇帝的忌,于是把鲤鱼改称为「赤公」,当时朝廷还颁了一项法令,规定捕到鲤鱼必须放 生,全国上下不准吃鲤鱼,谁卖鲤鱼就要受罚,并且打60大板。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信众提问:发现一只流浪狗在小区附近活动,由于受到物业人员及业主的驱赶,经常找不到食物,自己又没有能力帮它,不忍其受苦就想给小狗进行安乐死,但又不知这样做是否违反佛教的不杀生戒?首先,安乐死是在生命受到无法逆转的重大疾病将遭受死亡前,病者无法及不愿再忍受极大痛苦时,在病患自愿的基础上,医生提供帮助,患者自主启动注按钮以无痛苦的方式而结束自己生命,它是西方根据医学伦理临终关怀的一种方式,在个
居士问:夏天晚上开车,挡风玻璃到处都是小虫子受伤害,会死亡,师父这个是不是杀生,这个杀生戒很难持啊!一如法师答:在开车的时候,无意当中肯定会伤害到众生,像我们开车一样的,你晚上开车,把灯一打开,一个个虫子啊,一个个蛾子啊,飞过来,那个高速上速度很快,碰一下就死掉了,所以第二天一看,挡风玻璃到处是死的虫子,这个对我们来说是无意杀生,不叫犯戒,叫无意伤生。
善信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在饭店工作,避免不了杀生,怎么办?觉火法师答:阿弥陀佛!如今学佛,能改则改。不能改就是造杀生业,受报很严重。当今大环境都是造业的,虽很难改。但信佛了,也要有惭愧心,念佛忏悔,这样日后感召的罪报会轻些。
放生能增上我们的慈悲心,看到生命被救,能唤起我们这个“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对我们提高佛教的修养,增进我们的同理心、慈悲心、无常心非常有好处;也让我们知道了要珍惜这个暇满人身,好好地用来了生死、度众生,不要再像这些鱼一样迷惑轮回。
放生虽然功德无量,但很多人在放生过程中还是存在误区的。有人担心因为放生的条件限制,物命会在放生前就死去,与其这样,还不如不放。我们要知道,佛教的放生并不是单纯地救命,更是救度它们的法身慧命,所以,我们在放生时,尽量做到佛法僧三宝具足,为它们作三皈依,种下佛法的善根,未来总有一天,它会因为这个因缘而得到究竟解脱
有善士一家来寺院找师父,自述小孩无故全身疼,医院检查不出结果,所以求助佛法。小孩母亲:“看到小孩生病,心里难受。”师父:“这是你们宿世的因缘,是一家几口之共业。”稍顿了顿,师问道,“你们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有没有杀生?”
将被捕获之鱼、鸟等生灵放入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类宰割、烹食,是佛教表达慈悲理念的常见方式。佛教徒在放生之时依仪式进行的法会,即为放生会。放生义举源于经典中戒杀生食肉及积极救护生灵的理论,据《梵网经》卷下所载:佛子应以慈心行放生之业,因一切男子是我父,一
善信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们在家几个佛友组织了放生小组,定期放生,这是着相吗?达照法师答:阿弥陀佛!活着,是所有众生最宝贵的财富;你不要管它活得质量怎么样,只要有生命,都要被尊重和善待。这就是佛陀最伟大的地方:慈悲利物。
“护生园”就是建了放生用的,那你要建多大?主要放什么生命?建设的这个护生园是放什么种类的众生?是水族众生,还是陆地的众生?是适合哪些气候、水土的众生?这些你都要考虑。它们来了适合在这里吗?还有,你资金够不够?除了建园投资,你还得有长时间的后续资金来养这些生命。
元朝的时候,有一位富商求子,他听说太岳真人可以召请来神仙判事,非常灵验,于是这位富商就前往叩问太岳真人关于子嗣的事情。神仙判说:“因为你前生杀业太多,使得物类绝种,所以得此果报。现如今你一定要放满八百万生灵才可以赎罪。如果误伤一虫,必须再放一百生灵才能准数。想要挽回命运这是最重要的事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