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大自在

禅宗公案 | 作者:网络 [投稿]

得大自在——云在青天水在瓶

鼎州李奉刺史,向药山玄化,屡请不赴,乃躬谒之。山执经卷不顾。侍者曰:“大守在此”。守性偏急,乃曰:“见面不如闻名”。拂袖便出。山曰:“太守何得贵耳贱目”?守回拱谢,问曰:“如何是道”?山以乎指上下,曰:“会么”?守曰:“不会”。山曰:“云在青天水在瓶”。守忻惬作礼,而述偈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一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守又问:“如何是戒定慧”?山曰:“老僧这里无此闲家具”。守莫测玄旨。山曰:“太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

案释:在瓶之水,水耳。受瓶器束缚、制约:瓶圆则水圆、瓶方则水方;在天之水,云也。无拘无束、无羁无绊:随风以飘荡、作意而任形,真乃“得大自在”之谓也!然自瓶中之水变为天上之云,须历经升华、蒸腾之煎熬,以喻学人欲得成就觉悟,须勇猛精进、刻苦拼搏之理。学道之“戒定慧”,在自身心性中,不假外求,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我悟不代汝悟,我迷不代汝迷;我自心性中虽有戒定慧,却代不得汝之戒定慧。由是易知:觉悟之“佛性”人皆具足,平等无二。故药山谓之曰“无此闲家具”,的是确论。李皋不悟者,盖拘于“闲家具”之字义,疑为“戒定慧”怎谓之曰可弃可送之“闲家具”耶?故而迷惑不解。望文案释、拘守字句,不能治儒学,况体悟佛学禅理之精义乎?

药山诫李皋曰:“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夫食色者,性也,人皆不免。欲得无价至上之人格,则须品性高尚、心志雅洁,且能励言以行、不惮困苦、竭力奋进耳。药山所言“向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者,此之谓也。近人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有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栏珊处’,此第三境也。”

江阴祝塘抱霞楼主曰:悟禅:明心性、励言行、然后登彼岸;为事:立远志、尝苦辛、然后获成功。差可谓之同出于一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