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海内外学者汇聚嵩山少林寺研讨禅宗文化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27日上午,一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和学者齐聚嵩山少林寺,进行“禅宗中国”学术研讨会,并由此拉开大型文禅活动——“少林问禅,百日峰会”的序幕。

文禅活动将从4月27日持续至8月31日,期间每天都将有一位佛学或国学方面的著名学者到少林寺讲学。

据了解,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嵩山少林寺、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主办,研讨会以“开启智慧,点燃心灯”为主题,以“嵩山话禅”“中土论禅”“少林悟禅”为主题内容,以“当代社会中国知识界的人生信念、道德取向、文化要求、终极关怀”为内涵,从“哲学视野”“文学风貌”“宗教信仰”“艺术审美”等不同角度,博采众长,掀起“少林问禅”新篇章。与会许多专家学者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顶尖人物,分别来自中国社科院、佛教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东京大学、韩国中央大学、越南河内大学等近30余所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在致欢迎辞时说:“一千五百多年来,少林寺的历代僧人为信念而坚守,为追求而奉献,在华夏斑斓的文化宝库里留下了众目共睹的功德。我们这一代僧侣,沐浴着历史的荣誉,也肩负着新的开创——僧团建设、寺庙发展、佛学研修、文化传承,这些既是少林寺的现实目标,也是少林寺的历史责任。”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汤一介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认为,中国禅宗的中心思想是“识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其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宗教,这和西方以“外在超越”为特征的宗教有很大不同。

日本东京大学东方学会会长户川芳郎教授则表示,佛教文化是中国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影响广泛,因此对于研究中国文化思想的日本学者来说,能参加“禅宗中国”这样的研讨会很有意义。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它是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高潮中最重要的精神产物之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思想宝库,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禅宗祖庭,少林寺在历史上先后传承过以跋陀为代表的小乘禅法、以达摩为代表的大乘禅法等,这些禅学系列很好地体现了中华禅学的重要脉络。(稿源:新华网)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