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为14颗佛祖舍利安家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中国佛教禅宗网讯 早在陕西法门寺地宫的佛祖舍利发现前23年,14颗佛祖舍利就在甘肃大云寺地宫出土了。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甘肃省筹资8000万元,在大云寺原址修建大云寺博物馆,日前一期工程竣工。其中,仿唐建筑风格的舍利塔成为14颗佛祖舍利等圣物的新家。该塔高95米、地上7层、地下3层,与著名的王母宫石窟遥相呼应。

1964年10月,泾川县村民在翻地时发现了大云寺地宫。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地宫的过程中,又发现了盛放舍利的石函、鎏金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五重套函,琉璃瓶内盛装14枚来自印度的佛祖骨舍利,并在隋代石函四周刻题铭文。据史料记载,泾川的舍利是公元601年从印度引进后,隋文帝下令建塔供养的。公元694年,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改建大兴国寺为大云寺。专家研究认为,泾川大云寺塔基地宫和舍利石函中的金银棺椁,最早将中原传统的棺椁葬制纳入佛教,改变了印度用罂坛盛放舍利的方式,开创了用棺椁瘗葬舍利的先河,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葬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这次发掘成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71年9月,经郭沫若亲自鉴定,将之定为“国宝级文物”。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周恩来总理决定暂不公开这一消息,所以大云寺出土的佛祖舍利等文物便被尘封了40多年。期间,泾川佛祖舍利也曾作为我国国宝级文物“出访过”日本、新加坡、法国、英国等国,并参加了第二届世纪国宝展。

这次竣工的一期工程,是筹建中的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大云寺博物馆的一部分。遵照“修旧如旧”原则,精心布设舍利塔、钟楼、鼓楼、碑亭大门等建筑的方位和体量;按照盛唐建筑风格——巨墙大柱、高大开阔、气势恢宏、立意深远。有专家认为,这里将成为陇东又一处重要的文物景点,因为有被称为“世界之宝”的佛舍利在,慕名前来的游客与信众将会络绎不绝。(稿源:光明日报)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