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靠打零工收养10多名弃婴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解决了养女们的户口问题,又建起了崭新的楼房,澄迈姚义德老俩口最近精神头十足,感到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好人有好报”,这句话在老姚一家人身上得到印证。

老姚从柜子里翻出2005年底本报对他和老伴靠捡废品打零工收养10多名弃婴的报道,感叹道:“感谢 《南国都市报》,感谢政府,感谢社会好心人,给我家带来了好日子!”

新闻回放 老姚夫妇靠打零工收养10多名弃婴

在澄迈福山镇, “河南老姚”的名气很大。人们说,姚义德,有义有德。姚义德夫妇来自河南南阳,于20年前到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靠捡破烂、干杂工为生。从1988年至今,姚义德夫妇先后救助了10多名弃婴,用爱心抚养这些被遗弃的生命。而夫妇俩为养这些孩子,18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

2005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姚被媒体“捕获”。那天老姚在野外捡到几只猴面鹰,他不忍心看着几只可爱的鸟儿不吃不喝,自掏腰包从澄迈坐车到海口找人救助这几只鸟,无意间向本报记者透露出自己收养弃婴的事。记者专程到澄迈采访了老姚夫妇,这家人租住着当地廉价的民房,没有自来水,家里的床和柜、衣物都是从废品堆里捡出来的。

老姚有自己的亲生孩子,最大的今年30多岁,最小的也20多岁了,都在海南成家了。他和妻子都是心软的人,只要看到外面有被丢弃的婴儿,总忍不住抱回家救治,后来他收养弃婴出了名,有人直接把孩子送到他的门上。姚义德说:“见死不救是一场大罪,自己少吃一点,多苦一点,救一条生命,该多值呀!”

道德档案

“河南老姚”的事迹传向世界各地

老姚夫妇的感人事迹经本报独家报道后,上至省委宣传部,下至普通群众,都为此事而感动。本报组织了“爱心探望团”,20多名社会爱心人士为贫困的老姚夫妇送去了洗衣机、大米、食油、被子等日常用品。远在河南的家乡人也闻讯组团千里迢迢来探望老姚,老姚的生活开始充满七彩阳光。

今年1月,姚义德被评为“2006感动海南十大新闻人物”。自此,老姚的故事越传越远,全国多家媒体纷纷来采访老姚,把其事迹传播到全国各地。前不久,新加坡《海峡时报》2位记者前来采访老姚一家,对其事迹进行报道。很多华侨看过报道,被老姚夫妇的事迹深深感动。

在澄迈县、福山镇政府领导的帮助下,去年,老姚把户口从河南转到海南,终于为养女落了户。今年大年初八,澄迈县的杨县长亲自来给老姚拜年,帮他选地皮盖新房,建新房和安装水电的费用大部分由政府拨款解决。该县教育局还决定减免其养女在学校读书的学杂费。在春节前,福山镇政府的领导还给他送来3000元钱,让他买新的家具布置新房。而今新房已经建成,姚义德很快就能搬入新居。

今昔对比

老姚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2005年底,本报记者第一次到澄迈福山造访老姚,老姚的家是租住的一间黑暗、低矮、破旧的民房,床、桌子等家具都是从废品堆里捡回来的。屋里堆的被褥和衣服都很破旧。院子中有一半地方堆着各种捡回来的废品,还有木柴。土灶上,锅底被烧得乌黑。

现在,老姚家的新房子2层小楼宽敞明亮,铺着漂亮的淡绿色地板砖,墙壁刷得雪白。老姚老两口带着记者看新房,乐得合不拢嘴。“我们一辈子都没住过这么漂亮的房子。”老姚说,“在海南盖房子,以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崭新的楼房里摆着崭新的电视机和洗衣机,床上盖着崭新的被褥,这都是社会人士捐赠的。

老姚语录

最想收养的女儿们都能考上大学

——今年澄迈杨县长来这里6次了,王副县长和澄迈民政局、妇联的领导都来过这里好多次了。没有政府领导的关怀,哪有我们家的今天啊。

——去年我的户口从河南转到了海南,河南的乡亲们说,叶落归根,别人是老了回家,你老了反而出去了。我说,我收养的女儿们在海南生,在海南长,她们年龄小,不习惯北方的气候。我把户口转到海南,在海南收养的女儿们才能办户口,为了孩子们,我转户口转得舒心。

——这幢新房子是政府和社会上的好心人捐款建成的,我准备在新房前刻上好心人的名字。

——有新房子住了,孩子们的户口问题解决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可以全心全意供孩子们上学了,我最想她们都考上大学。哪怕我老得掉了牙,也会千方百计供她们上学。

——只要有一口气在,今后如果还碰上弃婴,我依然会抱回家。我希望更多的家长抛弃重男轻女的思想,希望婴儿被丢弃的事情今后不再发生。

各界声音

他是普通人眼中的“慈善家”

老姚所租旧屋附近的邻居多是外来打工者,邻居们说:“好人有好报,老姚现在有新房住,孩子们落了户,我们为他感到高兴。”他们感叹道,以前对老家的人说,老姚在澄迈节衣缩食养育弃婴,老家的人都不相信,现在孩子们长得聪明伶俐,谁能不信呢?

在网上,老姚夫妇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有人写道“老姚夫妇是好样的,他们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一个个险遭遗弃的生命,显示出精神的富有与人格的伟岸,令人钦佩。我想,如果有谁提议让老姚夫妇这样的好人上慈善榜,肯定没人有异议,因为他们的的确确可以称得上是慈善家!”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长明支路47号的孟一蒙老人给姚义德写信说:“最近我在报上看到你们夫妇在海南打工,靠拾荒生活,非常困苦,然而却表现得十分伟大、光荣,竟然先后收养了10多个社会弃婴。真了不起,值得全国人民学习。你们感动了我这个老人,我决定向你们伸出援手,从我的养老金中节约出2000元钱,资助你来抚养孩子。祝好人一生平安,女孩们生活幸福。”他还附了一则《七绝》“关爱特困女弃婴,天南海北一家亲,共产主义真实事,文明道德光荣真。”前不久,孟一蒙老人还专程从江苏到海南看望了老姚一家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