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生报告》新疾病层出不穷威胁公共健康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世界卫生组织星期四(23日)发布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近几十年来,新型疾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并且往往跨越国境向世界范围传播;因此,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以有效控制新型疾病,维护全球公共健康

联合国网站消息,该报告指出,自1967年以来,至少有39种新的病原体被发现,包括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和SARS病毒。同时,大流感、疟疾和结核病等传统疾病不断产生变种、增加抗药性,人类卫生保健制度发展仍不完善,因此这些传统疾病继续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此外,潜在的恐怖袭击、化学品和核物质泄漏等因素也增加了人类的健康风险。

报告还提到了一些导致全球公共健康越来越容易受到疾病威胁的人为因素,大量、快速流动的人口就是其中之一。航空公司每年接待20多亿乘客,使疾病有可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在国与国之间传播,由此产生的健康和经济后果从2003年“非典”的流行就可窥见一斑:当时亚太国家的经济损失高达600亿美元。

报告中提到的其它人为因素还包括:由于没有传染病爆发,产生错误的安全感,因此对卫生保健投资不足;卫生政策突然发生变化,例如,尼日利亚暂停免疫接种的决定导致了小儿麻痹症在该国重新抬头;处于冲突中的人们被迫流离失所,生活在过渡拥挤、缺乏卫生条件的环境中,加剧流行病爆发的危险;滥用抗生素,结果加剧了耐药性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变种的产生;动物养殖和食品加工方面的不当处理导致某些病毒由动物传播给人,比如“疯牛病毒”和“尼帕病毒”(Nipah Virus)。

世界卫生组织在报告中就如何加强公共健康安全向各国提出了六点关键性建议:第一,充分贯彻修订后的《国际卫生条例》;第二,加强在疾病监测、疫情警报以及应对方面的全球合作;第三,共享知识、技术和材料,包括病毒样本和其它实验样本;第四,各国加强卫生保健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全球防病能力;第五,加强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第六,增加各国和全球对于培训、监测、实验、响应系统和预防宣传方面的资源投入。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加强国际合作在应对传染病爆发方面尤其重要,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孤立地、通过传统的边境控制来完全保护自己的国民不受疾病威胁,2005年的《世界卫生条例》正是建立在这一认识之上。《世界卫生条例》详细地规定了各国应如何评估可能造成国际影响的公共健康突发事件,并就此向世界卫生组织汇报。

自2005年的《世界卫生条例》生效以来,几乎所有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都建立了本国的《世界卫生条例》协调中心,世界卫生组织能够定期收到疫情警报,与相关国家共同进行风险评估,并及时向世界各国通报。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