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发现300多件佛教造像 隋代佛像惊存彩绘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近日,考古人员在富县境内一处寺院遗址发现北朝至宋代的300多件石刻残块,包括大型石刻佛教造像、小雕像和造像碑,还有一些筒瓦、板瓦、瓦当、琉璃构件、鸱吻等建筑材料,以及一批清代、民国的古钱币。这也是目前已知陕西地区考古发掘出土造像最多的一次。

据介绍,为了配合青(岛)兰(州)高速公路建设,考古人员对富县境内施工段进行了抢救性勘探发掘。在位于富县张村驿镇广家寨村西北部的一处高地上,发现一批北朝至宋代的佛教石刻造像,出土地点为一寺院遗址。现遗址残存部分东西长约23米,南北宽约10米,主要遗迹为两道南北向的石砌墙基和一道南北向的走廊(过道),其余部分已不复存在。

在这次发掘过程中,共发现石刻残块300多件,包括大型石刻佛教造像、小雕像和造像碑,还有一些筒瓦、板瓦、瓦当、琉璃构件、鸱吻等建筑材料,以及一批清代、民国的古钱币。除一件小型造像为石灰岩(青石)外,其余均为砂岩,故保存状况较差。在发现的造像以及造像碑上,发现了一些明确的纪年文字,目前见到的有“大魏大统十五年(549年)”、“天和六年(571年)”、“建德年(572-578年)”、“开皇三年(583年)”等。大型造像残高约1.45米,加上已经残缺的头部和底座,原高当在2米左右,最小的雕像高约20厘米左右。从纪年铭文看,共有西魏、北周、隋代的造像碑及造像,同时从其他造像的风格分析看,还有北魏、宋代的造像碑及造像。

根据学者的研究,从甘肃庆阳到山西大同一线,是佛教传播的重要通道。黄陵的香坊石窟、富县的石泓寺、安塞的云岩寺、大佛寺、黄龙的普隆寺等石窟,都是北魏至西魏时期所开凿。这次发掘的广家寨寺院遗址以及黄龙县隋唐时期的普隆寺遗址,都位于这条重要的通道上,同时,这次出土的大量文物,特别是造像和造像碑数量巨大,风格多样,延续时间长,是目前已知陕西地区考古发掘出土造像最多的一次,对于研究陕北地区的佛教传播、宗教信仰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也为陕西地区的佛教考古和美术考古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media_span_url('http://')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