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绞泥制作工艺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紫砂壶以素心素面,质朴文静而著称,各种装饰技法的运用则使紫砂壶呈现特有的肌理而极具美感,绞泥就是紫砂工艺中的一种特殊制作工艺,它要求制壶者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基础,又要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构思能力,既要有“光货”的功力,又要有“花货”的巧思。绞泥工艺,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色彩紫砂泥条,按设计要求叠放镶嵌,再切成多色泥片,按打身筒做壶的程序捏搓,拍打成片制作紫砂壶,形成色调对比强烈的不规则线条,恰到好处地在紫砂壶体上表现作者的装饰意图,充分体现出紫砂的古朴典雅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绞泥工艺的传统制作手法有 “镶嵌法”、“包裹法”、“通透法”、“层叠法”、“揉合法”、“按压法”、“镶接法”、“层叠盘筒法”等。“镶嵌法”是采用小面积的紫砂彩泥镶嵌手法,重点体现了紫砂绞泥的肌理之美,由于泥色的反差,表现出绞泥工艺特有的图案,十分引人注目,“包裹法”则达到类似漆器的效果,显得雍容华贵,卓尔不凡,流动着高贵的气息,“通透法”以由内而外通透的泥色和色彩,给人以热烈奔放,饱满雄厚之美。有的壶则会数法并用。总之,绞泥壶的画面是以壶身为母本,技法自然,绞泥为笔墨写意,或如峰峦叠嶂,或如江浪涌动,或生机勃发,或哲学理念,以求达至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

  绞泥工艺中怎样叠放镶嵌是关键,而且首先要考虑泥料的最佳烧制温度及其收缩率,尤其是各单色泥条的叠放,由于各色泥烧成温度不相同,容易在不同泥料的连接处产生裂痕,这是考验作者对泥料的泥性、火候认识的掌握程度。其次,泥料所特有的纹理、线条与中国水墨画中点线构图有异曲同工之妙,清晰优美而不张扬,含蓄庄重而富于表现力,而概括与抽象是绞泥构图的最大特点,绞泥图案纹理要明晰、简练、圆润、不繁杂,好的绞泥壶其色调对比强烈,看似虚,却为实,虚实并身,融合得体,无雕琢之痕,浑然一体,让人感悟到它的动态美和气度美,节奏美和韵律美。

  “绞泥在手,千变万化”,那些五颜六色的彩泥在艺术家的手里,“绞”出来的纹样可以与笔墨效果相媲美,而诸种泥料的巧妙搭配,使得画面纹理清晰、过渡自然、浑然天成,有的灿若金银,有的似流云霞彩,色泽和寓意妙不可言。

  紫砂壶由宋朝开始,而紫砂绞泥工艺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只是那时是用于紫砂花盆的装饰,用于紫砂壶的装饰则是近现代才出现的。紫砂壶到明代得到长足发展,是其空前兴旺成熟的典范时期,期间名家辈出,代表人物是时大彬等。数百年间,紫砂壶的制作及装饰手法,被许多大师不断创新及改进,最终成为了茶具中的王者,从君皇贵胄到文人雅士,再到平民百姓,都以拥有一把上好紫砂壶为荣,因而注定了紫砂壶不仅有使用的价值,还有收藏的价值。

  你如想选择一把绞泥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并且作为选壶的标准(个人观点,无意评论他人):

  1、绞泥画面要有一定的寓意;

  2、不同泥色要清晰、过渡自然;

  3、壶内对应壶上画面的地方有相近的构图;

  4、手摸壶表面,不同泥色间有凹凸感;

  5、要仔细观察不同泥色过渡处是否有细小的裂缝。

  其他选择壶的注意要点,我就不多说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