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香鲜爽说白茶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白茶为历史名茶,早在宋代就为贡茶,这在宋朝皇帝宋徽宗撰写的《大观茶论》中有载。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位皇帝,生活奢侈,治国无能,国土日小,最后他也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虽说宋徽宗赵佶不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却是一位风流文人,书画成就颇佳,擅画山水、花鸟、人物等,书法自成一体,号“瘦金体”。宋徽宗赵佶尤为嗜茶,不仅喝茶、斗茶,还亲自动笔撰写茶书,是中国惟一一位写茶书的皇帝。在他撰写的《大观茶论》中,力推白茶为第一佳品,写道:“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他无与伦”。

  当然,皇帝喜爱白茶,满朝文武群臣也都以饮白茶为荣,他们更是投其所好,挖空心思地为宋徽宗巧立名目献上贡品白茶。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闽东北地区的福鼎、政和、建阳、宁德等地。著名的白茶有“白毫银针”,属白芽茶,外形芽壮肥硕,挺直似针,茸毛银白;冲泡后茶芽先是竖立悬浮水中,而后徐徐下沉。如用玻璃杯冲泡,可观茶芽上下交错下沉之态,颇有情趣。“白亳银针”毫香鲜爽,茶汤色淡杏黄,香气清芬。“贡眉”白茶,又称“寿眉”,多为一芽二叶或一芽二、三叶,汤色橙黄,口味醇爽鲜香。另外,还有“白牡丹”白茶。

  与其它茶相比,白茶的品种较少,国内市场的销量也较少。每逢想饮白茶时,我便到茶友藤仙山那儿讨饮,以解口馋。每逢我去,老藤也必热情地拿出他珍藏的“白牡丹”,先让我赏茶。“白牡丹”茶,讲究采青时要求采嫩梢的一芽二叶,芽与叶的长度尽量相等而且要披满白茸毛;两叶抱一芽,芽叶连枝,叶绿垂卷,叶色灰绿而自然,夹着白毫心,称为“抱心形”,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所以老藤先叫我赏茶,以显示他的“白牡丹”为正宗真品。当他为我用玻璃杯冲泡“白牡丹”时,观杯内茶浮于水面,在热水的浸润下,娇绿的绿叶映衬绿芽渐开,犹如朵朵蓓蕾初绽,姿态绚丽秀美;沉下去的叶底嫩匀完整,叶脉微红。这过程显得那样生机无限,意趣盎然。再看杯内清水逐渐早明亮的杏黄色,随着水气升腾,溢出一股沁人肺腑的鲜香。细品一口茶汤,清醇微甘,鲜香持久;白茶的本色、真香、全味,醍醐沁心,令饮茶人心灵与茶对话,啜品出茶中物外高意。

  白茶宜用玻璃茶具或瓷茶具冲泡,冲泡方法基本与绿茶的冲泡相同。只是因茶本身加工较少,茶汁浸出较慢,冲泡的时间应比冲泡绿茶略长。白茶为轻发酵茶,又由于特殊的加工工艺,较全面保存了茶叶中酶的活性,具有解毒、利尿、清凉、降火、降脂等功效。白茶如此好,为什么相比其它茶市场上少见呢?一是历史原因;再就是白茶产地少,产量小,又加之长期销海外,供不应求,因此对国内宣传不够;另外白茶的价格相对昂贵也是主要原因。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