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茶馆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从其被人发现利用,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初人们把茶作为药物,至于何时作为饮料,说法不一。清人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秦时人们开始饮茶。有人根据西晋张载的《登成都楼诗》中的“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说茶作为饮料始于西晋。其实,据《华阳园志》记载,周武王伐商纣王时,巴蜀等小国即有茶叶作贡品进贡的事。这就是说,饮茶之事距今当有四千年的历史了。西汉时的王褒的《僮约》中,就有四川资中茶事的记载,说明饮茶已成为风俗。专供人饮茶的场所,古来名称颇多。最早称为茶寮、茶坊、茶肆等。近现代称为茶园、茶楼、茶馆、茶室。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茶馆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清淡风气盛行,供人品茶闲谈的场所叫茶寮。隋唐时期,在当时的长安、杭州、开封等城市,茶馆已很普遍。宋朝茶馆、茶坊的从业人员,较隋唐时期有较大增长,《水浒传》中就有王婆开茶坊的详尽描写,宋朝的茶馆的名称多种多样,如当时东京(今开封)城里,茶馆有叫“八才子”、“珍珠”、“二与二”、“三与三”的,真是引人入胜。南宋的杭州,茶馆茶坊林立,较大的茶坊中,陈设很讲究,室内挂名人字画,插四时鲜花,还有世人演唱,谈生意的、消闲的坐在茶坊,边品茶边欣赏音乐曲艺,当时杭州较大的茶坊“八仙”、“清乐”等家,常常茶客盈门,生意兴隆。茶坊、茶馆中专做茶事的人叫“茶博士”,与当今的茶艺师相似。《杭俗遗风》一书中,对杭州的茶馆、茶坊等均有详细记载。

  明朝时期,随着茶叶质量的提高,制茶技术的改进,全国各地的茶馆对茶的品种,泡茶的用水,泡茶的技艺也越来越讲究,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说:“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其火候、汤候亦时有天合之者”。这样好的茶馆还不顾客盈门?在《儒林外史》、冯梦龙的《三言》等小说中,以及一些文人笔记中均有茶馆的描写与记载。中国在明朝时,茶馆大多在江南的一些城镇,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北方的茶馆开始风行,据徐珂的《清稗类钞》记载,北京大的茶馆不下于十几个,“京师茶馆,列长案,茶叶与水之资,须分记之,有提壶以往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而已”。北京的一些戏院也卖茶水,故称茶园,像吉祥茶园,(今吉祥戏院)北京还有一种茶摊,搭个遮日的棚子,既卖茶水,又表演曲艺杂技,像当时天桥、地安门一带的茶摊,相声大师侯宝林就称自己来自茶摊。北京人多爱喝香片,即花茶。除了北京外,清代北方的天津、沈阳、承德、张家口等地茶馆也不少。上海的茶馆始于清朝同治初年,早期的茶馆、茶楼有“一洞天”、“丽水台”等,规模较大,三层楼阁,有大厅雅间,大厅里人们边喝茶边欣赏曲艺杂技表演,雅间内商人洽谈生意。广州一带的茶馆有其特色,高档的茶馆有“莲香楼”、“惠如楼”、“多如楼”等,均三、四层楼,可容茶客千余人,一天有早茶、午茶、晚茶三市。既可饮茶,又可进餐。鲁迅先生的日记与文章中,就有在广州茶馆饮茶的记载。低档的茶馆,用当地石湾产的粗制绿釉茶壶泡茶,还供应松糕、大包等廉价食品,每位茶客只交二厘钱,既吃松糕、大包,又可饮茶,故称“二厘馆”。清朝时期,茶馆风靡大江南北,仅四川重庆一地就有近千家茶馆。唐山1909年也有了“永盛茶园”等多家茶园。评剧便从茶园走向全国。自1997以后,唐山陆续开办了金泽园、古月、六福、茗羽、静园等茶馆。民国时期,随着交通的发展,我国一般大中城市都有茶馆,茶馆分高、中、低档,高档茶馆多为达官贵人出入,中档多为商人市民出入,低档的多为劳苦大众出入。高档茶馆设施讲究,茶叶也均为名贵品种,像西湖龙井、四川蒙顶、庐山云雾、武夷岩茶、云南普洱等。不论高低档茶馆,均有文人字画、茶联悬挂,均有曲艺、杂技、戏曲表演。高档茶馆层次高些,低档的层次低些,可谓雅俗互赏。中国的茶馆从一出现,就与中国的曲艺、书画、文学等艺术门类有不解之缘,这是中国茶馆的一大特点。值得我们研究,这对发展我们的民俗文化有很大意义。解放后,随着茶产业的迅速发展,茶馆、茶楼有很大发展。十年浩劫时期,茶馆遭灭顶之灾,几乎全军覆没,这是历史的遗憾与不幸。改革发放以后,我国茶馆行业异军突起,各大中城市迅猛发展,仅北京的茶馆不下于千家,像“老舍茶馆”、“五福茶楼”、“更香茶楼”等等,几乎人人皆知,各地“文革”时已关闭的老茶馆也“春风吹又生”,恢复了老字号,连唐山这样的中等工业重镇,茶馆、茶楼也过百家,令人欣喜。这是文化发展的一个象征,如何把茶产业、茶文化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及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任务,值得研究探讨。唐山市茶文化学会组织了部分专家学者,出版了《茶与书画艺术》、《禅茶一味》、《茶诗简论》等著作,还举办了两届中秋茶楹联大赛,收集了近千幅茶联。还与河北省茶文化学会联合出版《河北茶文化》(今《吃茶去》)杂志,宣传普及茶文化。

  中国的茶馆业对国外影响巨大,日本自唐传入中国的茶及茶文化,茶室遍布全日本,日本人的茶室多为售绿茶,近年乌龙、普洱也很受日本人喜爱。英国人1717年,在伦敦建了全国第一家茶室——金狮(Golden Lion)茶室。以后,又有沃克斯堂茶园与腊内位茶园等建立。俄罗斯也在康熙年间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建立茶园,美国于二十世纪初,也出现了茶馆,出售热茶或冰茶。东南亚的印尼、新加坡、越南等国在清中叶就有茶馆。外国茶馆是出售、宣传中国茶的场所,我们应研究如何把中国优秀的名牌茶做好,扩大茶外售的工作。

  国内的茶馆要办成宣传普及茶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提高全民素质的平台,万不能成藏污纳垢的地方。业内人士要自重,政府有关部门要引导规范,使茶馆业健康发展,成为人们消闲娱乐的好去处。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