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茶疗法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一)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的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但大多数可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特别是胆汁反流存在时,常表现为持续性上中脘部疼痛,可于进食后立即出现,可伴有胆汁性呕吐和食道炎的表现。胃体胃炎和胃窦胃炎可有不同的临床特点。胃体胃炎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有时可出现明显厌食、体重减轻,可伴有贫血(多系缺铁性贫血),在我国仅有少数发生恶性贫血。胃窦胃炎的胃肠道症状较明显,有时颇似消化性溃疡,可有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现呕血,系胃粘膜屏障遭受破坏而发生急性糜烂所致。慢性胃炎多无明显体征,有时可出现上腹部轻度压痛。舌质、舌乳头萎缩、贫血、消瘦等表现。

  (二)辨证分型

  1.肝胃气滞型胃脘胀痛,饱闷不适,食后尤甚。痛无定处,胃痛连胁,暖气频作,矢气较舒,或有恶心呕吐、泛酸。苔白薄,脉沉弦等。治宜舒肝和中、调和胃气为主。

  2.胃热阴虚型脘痛顽固,胃中有灼热感,疼痛多无规律性,但夜间和空腹为多,得食较缓。口干而苦,颧赤,心烦易怒,脉弦细而数等。治宜疏肝泄热、养阴清热为主。

  3.脾胃虚寒型胃皖部隐隐作痛,喜暖喜按,食欲减退,饭后饱胀,消瘦,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治宜健脾益气、温中和胃为主。

  4.湿热型

  上腹痛、刺痛或绞痛,拒按,口臭,大便于结或溏,舌质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治宜健脾清热化湿。

  (三)茶疗法

  1.肝胃气滞型

  (1)二绿茶(《江西中医药》):绿萼梅6g,绿茶6g。上二味,沸水冲泡5 分钟即可。每日1 剂,不拘时温服,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

  (2)玫瑰佛手茶(《食疗本草学》):玫瑰花6g,佛手10g,上二味,沸水冲泡5 分钟即可,代茶饮。每日1 剂,不拘时温服,具有理气解郁,和胃止痛之功。

  2.胃热阴虚型

  徐长卿、北沙参当归各3g,黄蔑4.5g,乌梅肉、生甘草、红茶各1.5g。上药共研为粗末,沸水冲泡。食法:代茶频饮,每日1 剂,连服三个月为一疗程。(《茶酒治百病》)

  3.脾胃虚寒型

  茶叶6g,老姜10g,水煎服。每日1 剂。(经验方)

  4.湿热型

  茶叶、白砂糖各250g。用法:上二味加水适量,煮数沸,候冷沉淀去渣,贮于洁净的容器中加盖,于干燥区贮藏。经6—12 日后,若色如陈酒,结面如罗皮,即可服用;若未结面,则只要7—14 日,就可饮服。用法:每日2次,早、晚将上茶蒸熟后各服1 调羹。具有和中化湿清热,消炎敛溃之功。(《茶酒治百病》)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