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喝茶三步曲:宜早、宜少、宜淡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茶,被认为是养生的健康饮料,提神、消暑解渴、助消化、去油腻。还有治疗高血压,降低胆固醇,防治肾炎、肝炎、痢疾等保健效果,特别是喝绿茶还有降血脂和抗癌的特殊作用。因此,老百姓都喜欢喝茶,三五个人围在一块,几杯茶水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但今天,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中医师罗懿明将告诉你,从现代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喝茶也要适可而止,而且还得因人而异,尤其是老年人,喝茶讲究三步曲———早、少、淡!

  不少老人将喝茶作为健康养生之道,坚持每天喝茶,甚至跟年轻人一样整天茶杯不离手,罗医师认为,这是老年人未能很好地辩证地看待茶这种饮料。虽然,茶饮料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营养摄入过多的情况下,茶能充当“清道夫”的角色,每天喝茶等于为自己的肠胃进行清理,绿茶甚至还有抗癌疗效。但是,万事都有两面性,对于老人来说,喝茶不当反而会成为健康杀手。

  喝茶一步曲:宜早

  喝茶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不高,茶的兴奋作用也会维持得更长久。老年人哪怕是午后喝茶,也可能引起夜晚失眠,使原本足够的休息时间变得更短,第二天必定精神萎靡。如果此后再通过喝茶提神,就将陷入恶性循环。

  罗医生建议,老年人喝茶最好不要在饭前、午后和睡前,早饭后20分钟左右饮茶最宜,这样能助消化、解油腻、清肠胃。过了午后喝茶则可能会对晚上的睡眠质量有影响。

  喝茶二步曲:宜少

  一般来讲,茶叶的兴奋作用发送到人体各组织器官后,会带动肌肉和血管相应地紧张和收缩,从而导致血压迅速升高。老年人本身就容易患血管硬化和血压高等疾病,因此喝茶过多就加大了中风等危急症状的出现几率;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胃消化能力本身已经降低,而

  喝茶时所摄入的大量鞣酸会使食物蛋白形成不能消化的沉淀,并影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还会加重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症状。

  因此,罗医生建议,老年人要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自己喝茶的数量,有溃疡病和胃肠功能紊乱者,不宜饮茶,尤其是性凉的绿茶;在饮茶种类上,应以红茶为主,乌龙茶可以利尿,也很适合老人;不同的人群里,高血压患者以及体质较好、肥胖的老年人宜饮绿茶,而体质较弱、胃寒的老年人宜饮红茶,其中,温和的普洱茶是不错的选择。

  喝茶三步曲:宜淡

  过浓的茶会产生过强的刺激,使心血管和感受器逐渐产生依赖性。从而丧失正常功能;且当大量饮用浓茶后就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使胃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有的甚至还会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当人体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的结合就会更加活跃,给人体对铁的吸收带来障碍和影响,使人体表现为缺铁性贫血。浓茶中的咖啡因,能致使人体心跳加快,从而使血压升高;同时,浓茶液大量进入血管,能加重心脏负担,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加重心力衰竭程度;此外,老人的心脏承受能力不比当年,长期喝浓茶会使心脏增加额外负担,导致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和加重多种心脏疾患。

  罗医生建议,尤其到了冬季,老人要尽量少喝茶,坚决不喝浓茶,泡茶时茶叶用量不能超过常量(3~4克)。红枣生姜等温性食物可以起到增加热量的作用,所以,在喝花茶、绿茶时,最好能放一两个红枣,一两片生姜,抵消其寒凉之性。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