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前茶,思儿茶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每年初夏,我总会收到一个母亲邮来的包裹。包裹是母亲亲手缝制的。那密密麻麻的针脚,就可以看出,母亲是担心包裹里的东西裸露出来。然而,尽管包裹缝得密不透风,但是,我还是闻到了一股迎面扑来、沁人肺腑的清香。真是好浓好浓的茶香!

  我的家乡在杭州湾畔的萧山。茶叶,是我们家乡的特产。闻名中外龙井茶的产地与家乡仅一江之隔。从记事起,我就知道,家乡的茶中,“雨前茶”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因在时令谷雨前采撷而得名。那时,江南乍暖还寒,春寒料峭,茶叶初抽新芽。此时采茶,不但汁多,而且叶厚,只是数量极少而已。正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因此,“雨前茶”便被视为上乘的珍品了。

  家乡的屋前屋后都是成片碧绿的茶园。孩提时代,我和小伙伴们常在茶园里嬉戏追逐,那广阔无边、错落有致的绿色世界,曾是我们奔跑、躲藏的神秘天地。童年的梦幻、少年的好奇,伴随着一缕缕浓郁的茶香,飘飘悠悠地越过茶园,越过田野……

  采茶时节,每当母亲挎上竹篮,走进无边无际的绿色世界时,我便枕着门槛,数着屋檐下飞进飞出的燕子,与身边的小猫、小狗相伴,守护着家门;而当夜幕徐徐落下,母亲点燃茶灶的炉膛,炒制茶叶时,我就用瘦小的双手,摇起硕大的蒲扇,一边听着母亲讲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一边给母亲驱赶逢人便叮的蚊子。最后,在茶灶旁,朦朦胧胧地进入了梦乡。

  母亲常说:“一粒茶叶一粒米”。其实,这并不夸张,而且有些小视。在那个温饱尚未解决更何谈小康的年代,这说明茶叶的昂贵足能与充饥活命的大米相提并论,殊不知仅当时茶叶的价格不知要超出大米多少倍。那年月,尽管身在茶乡,但不是逢年过节,母亲是不会轻易泡“雨前茶”给我们喝的。平时家里泡的茶,也不过是七、八月份采制的粗茶,就连对嗜茶如命的父亲,母亲也一视同仁。只有到了春节,或有远道而来的稀客登门,母亲才用她那颤抖的双手捧出珍藏的“雨前茶”,每人泡上一杯。那时,喝“雨前茶”无疑成了一家老小的一种憧憬与享受。

  我参军了。

  记得入伍那一天,母亲把一包“雨前茶”塞进了我的旅行包。入伍后,我来到了福建一个偏僻的小岛上,当了一名水手。因为初出门的缘故,常不思饮食,夜不能寐。但只要喝上几杯家乡的“雨前茶”,就又能吃,又能睡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从这后,每年新茶上市,邮寄茶叶成了母亲雷打不动的规矩了,而且,每次寄来的都是上乘的“雨前茶”。如今,我在部队已经20多年了,从战士到军官,我在北京、大连服役多年,在上海也有10年了。20多年来,母亲总是在春夏之交如期寄来茶叶。母亲还要父亲在信中告诉我,抽烟不可学,喝酒要适量,喝茶大可不必太吝啬了。也许母亲的怂恿与默许的缘故,我也与父亲一样,养成了嗜茶如命的习惯。

  每当舰艇出海远航,晕船呕吐,训练归来,我总忘不了泡上一杯母亲亲手炒制的“雨前茶”,轻轻地呷上一口,象是给饱经风霜母亲额头一个虔诚的吻。然后含在口中,细细品味,总有一丝清新的幽香,穿过舌底,流入心肺。有时伏案“爬格子”,夜深人静,昏昏欲睡,喝上一杯,顿觉神清气爽,睡意全消,文如泉涌,流入笔端,跃然纸上。如遇感冒咳嗽,食欲不振,泡上一杯香醇的“雨前茶”以正压邪,自然也成了矫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如今,母亲将步入花甲之年。尽管岁月催老,但母亲仍不忘自己采茶、炒茶,每年给我寄来“雨前茶”。她总说,儿女能喝上老母亲亲手炒制的“雨前茶”,是一种牵挂与祝愿。尽管采茶、制茶比较辛苦,但苦中有乐。每次收到母亲寄来的茶叶,我总会迫不及待地泡上一杯,做一个长长的深呼吸,先吸上一口浓郁的芳香。有时,边品茶,边盯着杯中那嫩绿的茶芽出神。闻到茶香,我仿佛看到了母亲大汗淋漓采茶、制茶的身影,看到母亲正撩拂头上丝丝白发,看到了母亲苍老的脸上露出了艰辛的微笑……

  家乡的“雨前茶”,母亲的思儿茶!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