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山神茶的传说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在鲁东南中部绵延的群山众巅间,有五座相连的大山,这就是五莲山。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五莲山叫五朵山。

  一时,过海八仙路过五朵山,但见山高入云,千奇百怪,然不见半点绿草,经向山神询问。知此处有火龙作孽,五朵山周围天旱地裂,草死木枯,颗粒无收。百姓无以度日,远走他乡。八仙闻听此言,决计除怪治山,造福生灵。经过八仙们努力,五朵山上便山花烂漫,草木丛生,硕果累累,鸟语花香。

  八仙走后,山神便欢喜地满山巡视,行至五莲山顶,他望望一块直插云霄名叫天竺峰的巨石,便沿石向上攀去。行至天竺峰腰际,一低头,发现一粒核桃般大小的种籽裸露在石缝,未见发芽。山神想把这粒种子拿出来种到别处,可他的手伸进石逢,离那粒种籽总差半指,无论如何也拿不出种籽。无奈何,山神只得到别处捧来一些黄土,将种籽埋了,又巡山去了。

  八十年后,这粒种籽破土发芽,从天竺峰半山腰的石逢里钻出来,长成一株碗口粗的野茶树。遥望此树枝繁叶茂,近闻此树清香扑鼻。当地人称其为“神茶”。山神为了防止神茶倒下,就用土石仿照自己的手重塑了一只“手掌”。手掌的二指与三指将神茶树牢牢箍住。人们为纪念山神,就将此掌称为“仙人掌”。几千年过去了,这只手掌依然还清晰地留在树下托着神茶呢!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四川高僧心空和尚云游五朵山,只见五朵山水秀山明,峰峙壁立,禁不住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赞不绝口“天赐我风水宝地也!”因而造庙定居下来。

  不久,万历皇帝(明英宗)的母亲李皇后因患眼疾,双目失明,汤水不进。宫中御医看遍,却无人能治。神宗心急如焚,张榜天下:有能治愈者,赏黄金万两,赐官一品。心空久研医道,精通医术,云游中曾治好不少疑难病症。他早知道神茶来历,于是冒险攀上悬崖,采来几枚叶片,配成药方,带着药方赶赴京城,为皇后治疾。一剂药服下,李皇后便觉胸阔气畅,食欲大振,双目发痒。三剂过后,李皇后盲眼复明,顾盼自如。神宗大喜,传下旨意:耗银万两,敕建五莲山护国万寿光明寺。一庆母亲眼见光明,二祝母亲长寿万年,三求明代江山永固,四改五朵山为五莲山。

  寺院建成后,心空不愿为官,便留在寺中当了主持。心空广收门徒五百名,整日梵香诵经。五莲山上香雾缭绕,好不兴旺。数年后心空圆寂,后世寺院主持立有规矩:每日采神茶一片,熬制成汤,供奉心空。他人未经许可,不得采摘,否则寺规处置。众僧每次闻其清香,无不垂涎。由于神茶不仅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而且祛肺痢、保健康、护齿明目、 解渴生津, 增长善根。因此饮茶便成为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后僧人广泛引种,精心栽培后,采撷嫩芽炒制禅茶,既可供寺院僧人饮用,又可招待施主或做为结缘礼品。一时间人们争相到寺院求取禅茶。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