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茶与僧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古诗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茶出在我山中”,茶与僧常因此相辅相成,声名与共。五代十国蜀人毛文锡所撰《茶谱》记载:昔日有僧,久病不愈。一老翁告以蒙山顶茶能祛宿疾。僧遂于山上筑室采茶,“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疾瘥。”

  僧侣对茶艺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除了地理因素,当然还有功利方面的原因。僧人旷日持久地坐禅,正需要某种兴奋剂的支持,而茶恰好具有提神驱眠的功效。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有“疲睡见茶功”的诗句。加上茶树终年常青碧绿,富有生气;茶性净洁,久饮益思;助人寂静斯文,稳健开神,为佛教平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也与僧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北朝隋唐统一之后,在禅宗率先倡导之下,茶饰、茶贸均呈发展之势。“茶圣”陆羽就曾当过和尚。在他所著的堪称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经典著作《茶经》中,将南北朝时敦煌人单道开坐禅“不畏寒暑”,归之于饮茶的功力。

  名山出名茶,名山多庙寺。如著名的蒙顶茶、武夷岩茶、黄山毛峰、华顶云雾、雁荡毛峰等名茶,无不出自名山寺院。山中寺院种茶,与僧人爱惜生灵不无关系,况且,茶与僧相伴成趣,每每构成一种妙不可言的诗画意境。

  茶,因其自性高雅,常被用作待客之佳品,甚至奉为取代酒浆的祝天祭祀圣品。唐代名僧皎然,在其《饮茶歌》中吟道:“……一饮涤昏寐,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他把酒贬得如此之低,把茶说得神乎其神,虽不免有偏见之嫌,却也不难看出中国茶文化之久远,以及僧与茶的密切关系。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