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 夏季养生 秋季养生 冬季养生

夏季谨防五类传染病

夏季养生 | 作者: [投稿]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也格外活跃,进入6月份以来,腹泻病和传染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中华预防医学会对全国20个省市入户调查结果表明,仅腹泻病一项的发病率就为0.7%,5岁以下儿童为1.9次/人。暑期是各种腹泻病和传染病发病的高峰期,应该从现在就开始预防。

  腹泻流行病

  中国7省1市的抽样调查报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国每年的腹泻病患者达到8.36亿人次,其中儿童所占比重很大,占2.93亿人次。去年是暖冬,春早、夏长更是加大了腹泻的发病率。

  传染源

  感染性腹泻位居腹泻病之首,是由细菌、病毒、细菌毒素及某些寄生虫等生物病原引发肠道感染出现的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由非生物病原引起,如腹部受凉、消化不良、过敏刺激、药物反应及其他非肠道感染都可引发。最近几年,苏、皖、豫一带流行的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O157:H7)是目前仅次于霍乱的危险病种。1997年就已经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发现,该病流行面积之广、时间之长是世界罕见的。

  症状

  病发开始主要是腹泻,常伴有痉挛疼痛。不久将会转化成水样便或黄色稀便,慢慢发展为便血和肠出血,最后可能会转成尿毒综合症、肾综合症等病,难以医治。

  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魏承毓建议: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主要是饮食不卫生导致的。目前饮水卫生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食品卫生仍然存在问题。具体的发病原因各国不同。美国发现这种病菌罪魁祸首是汉堡包的不卫生,日本则是在萝卜缨和半生不熟的食物中发现的。我国虽没有找出具体有问题的食物,但已经确定这种病菌主要是以动物为传染源。研究发现,进口肉类食品、冷冻食品和海产食品保存不当都可能会被大肠埃希菌感染。这种病菌喜欢在低温下繁殖,平时家用的普通冰箱也会给病菌提供生存环境,所以冰箱里久置的肉类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急性细菌性痢疾

  传染源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国内分布面积最广的多发性腹泻病,痢疾杆菌会随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排出,通过生活接触、被污染食物或水源或苍蝇等方式传播。该病菌型复杂、亚型多、流行菌群不断交替演变。任何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如受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暴饮暴食或其他慢性疾病均有利于菌痢的发生。

  症状

  潜伏期多数为1至2天,典型表现为急性发热,有阵发性腹痛、腹泻时有黏液或脓血便,明显有里急后重及肛门下坠感,左下腹压痛。中毒性菌痢易发生于2至7岁儿童,症状多为高热腹泻或无腹泻,表现为惊厥、嗜睡或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唇发绀,皮肤发花、血压下降及意识不清。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