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 夏季养生 秋季养生 冬季养生

夏季出游应提防6种蚊虫叮咬

夏季养生 | 作者: [投稿]

  不少人会利用端午节小长假外出游玩,夏天又是蚊虫最活跃的季节。因此,出门前要先做好预防蚊虫叮咬的功课。英国《每日邮报》载文指出,蚊虫咬后反应不同,应对方案也有所不同。

  1.黄蜂。黄蜂不会将蜂刺留在人体皮肤内,可连续叮刺。被叮后,人们会出现剧痛、鼓包和肿胀,冷敷就能缓解症状,也可以吃抗组胺药物,能减轻瘙痒和炎症。嘴唇浮肿、呼吸困难、头晕是严重过敏反应症状,须立即就医。

  2.蜜蜂。被蜜蜂蛰过后,可以先用银行卡等硬物轻轻刮去蜂刺和毒囊,疼痛及肿胀可以冷敷。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使用醋或苏打水,否则会加重症状。一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必须就医。

  3.跳蚤。一只跳蚤通常连续咬5口,留下红疙瘩。最常见部位是膝盖下或脚踝周围,可先用小苏打水清洗止痒。有的人过敏严重,会发生丘疹性荨麻疹,此时必须就医。

  4.蚊子。被蚊子叮咬后,要过一会才会觉得瘙痒,皮肤出现红包。可以抹点肥皂或风油精,以减轻肿胀和瘙痒。有些蚊子携带疟疾等病菌。一些病菌的潜伏期长达14天。因此,外出旅行时候,蚊虫叮咬务必格外重视。

  5.马蝇。马蝇叮人很疼,而且会在数分钟内出现大红包,且伴有瘙痒。可使用激素软膏涂抹患处,但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也会过敏。如果病菌进入皮肤,则会导致蜂窝组织炎,症状包括发热、皮肤浮肿、恶心和发烧,有时还会诱发哮喘,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胸闷、丘疹及嘴唇或舌头严重肿大等症状,不及时治疗甚至有生命危险。

  6.扁虱。被扁虱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点,可使用酒精清洗患处,防止进一步感染。患处一般需要3周时间可痊愈。带菌扁虱可能会传染莱姆病,莱姆病在早期若不即使诊治,会导致瘫痪的严重后果。如果一个月内被扁虱叮咬,且伴有流感症状,那么应该立即就医。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