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 夏季养生 秋季养生 冬季养生

秋天莫悲伤调理解秋思

秋季养生 | 作者: [投稿]

  每到秋天,总有一些人会感到莫名其妙的伤感,有的会向隅而泣,默默流泪,有的则是嚎啕大哭,通宵达旦。为什么人们容易在秋天感觉到悲凉呢?这是因为秋天阴阳之气分离,天气渐冷,草木枯黄,落叶落果,万物萧瑟。如果人的内心孱弱,也会出现阴阳分离的状态的话,就会触景生情,产生悲情。所以在古代,人们都在秋后征兵、秋天相亲,以此来淡化秋季的萧瑟。

  悲字是由非和心组成。悲的意思就是遭受违背心愿的事情以后,人的心理感受,也就是违心、不顺心的感觉;非到了一定程度,也就是相互违背,背道而驰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分离,因此悲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分离时人的情绪、情感。非的最终结果是分裂、断绝,而悲到了极点就是心碎,也就是撕心裂肺,肝肠寸断。忧愁使人气结,而悲伤则使人气血阻断。

  一般的人只在秋冬季节感觉到悲凉,到了春夏会有所好转。如果身心健康的话,他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受外界环境感染;但是如果身体不健康、病情严重,这种人甚至会在春光明媚的春天产生悲情。这就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林黛玉失去双亲,本是大悲;又寄人篱下、所欲不遂,就是小悲;再加上身体孱弱、肺痨心伤,更难免悲由心生。病入膏肓时,竟然在春光烂漫、本应开怀高兴的时候,把一些残花落瓣掩埋土中,感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葬花”,悼念凋落的事物,不过是顾影自怜,自悲自伤情感的流露。

  产生了悲的情绪,该怎样治疗呢?治疗悲的方法,当然是得偿所愿。其次就是修补破碎的心,招回失落的魂魄。这不是文学的词汇修饰,而是实实在在的中医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修补心包括心包的药物,就是被称为"血肉有情"之品动物药,比如阿胶、鹿角、鳖甲、龟板胶等等。加上修补出血损伤的三七、土元、乌贼骨等一般在外伤时才用的药物。如果能辅助艾灸神阙,温暖下焦,鼓舞元气,也可修复黯然神伤。失之于爱,得之于艾。而点按膻中两侧,胸骨正中与肋骨夹角处的神封、灵墟、神藏穴,也有助于悲情释放,驱除邪气,收摄回归心神。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