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 夏季养生 秋季养生 冬季养生

冬日常晒太阳可壮阳气

冬季养生 | 作者: [投稿]

  “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周教授指出,清代医家曹庭栋在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就有以阳光补阳气的建议。曹庭栋也是总结古人的经验而建言,他特别提到的“负日之暄”,其实出自旧战国时期的《列子·杨朱》“负暄献曝”的典故。故事讲的是当时宋国的一名贫寒的乡野田夫,虽冬无暖裘,住的也是破旧的寒屋,但经常“自曝于日”,十分善于通过晒太阳取暖,甚至晒出“灵感”,自认为“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想将自己晒太阳的心得作为妙法献给君王。

  古人晒太阳,为何喜“负暄”呢?周教授指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背为阳,心肺主之”。背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屏障,易因受寒而影响到心肺的健康,特别对于有肺炎、老慢支、哮喘、气管炎以及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等各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一到冷天,背着阳光而坐,让阳气经由肩背的相关穴位输送到全身其他地方,易逼出体内寒气,的确很有补益。

  日月之华可救老残

  民谚有“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之说,周教授称,这种补益其实不光是“壮阳气、温经脉”那么简单,从现在医学的角度来看,阳光具有消毒的作用。

  有专家曾就日光对各种病菌的“杀伤力”做过研究发现:在日光下,伤寒杆菌、结核杆菌数小时后就会被晒死,百日咳嗜血杆菌1小时也可被晒死,痢疾杆菌在日光下“寿命”更短,30分钟左右就能被消灭。此外,阳光还能使皮肤内的固醇类物质变成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食物中钙和磷的吸收,防治小儿软骨病和佝偻病等,并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和提高免疫功能。

  “如果你心情郁闷,出门晒晒太阳没准也可让情绪好起来。”周教授称,在一定程度上,阳光还能对人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现代人养生更应该“无厌于日”。自古有“日月之华救老残”之说,因此他特别提醒,阳虚体弱、禀赋不足、寒湿等引起的病症,如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老年阳虚怕冷、健忘失眠以及疾病恢复期的人群,冬天更应多晒晒太阳。当然,提倡冬日晒太阳亦应适度,注意物极必反,避免烈日下持续曝晒,烈日下曝晒过强的紫外线照射有可能诱发皮肤癌,对于白种人尤其是如此。

  最近广州早晚天气虽冷,但白天阳光充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岱翰教授建议人们适当晒晒太阳。他指出, 古人认为日光是天地间最精华的阳气,是最天然的“补药”。特别是进入冬天,大自然阴盛阳衰,人体的阴阳也与自然相若,这时多晒晒太阳,能起到“以天地之阳气补人体之阳气”的作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