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给人体带来的疾病?那就是以“应变”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应变之一: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春暖春晴”之时,由于气温升高,有时可达到28度左右,使人们感到气候变暖了,寒冷不再来,不少家庭妇女于是迫不及待地将棉被晒干后装起,换上薄薄的“被单”、“毛巾被”,有的还开了空调,用上“空调被”。
然而,一阵春雨或冷空气南下,就会使气温突然下降。就在人们“放下被裘”之时,很可能就由于天气突然变冷而受寒。因此,在这多变的春天,床上的棉被最好还是放多些日子,同时可以使用棉单,兼而有之,不怕床上用品太复杂。即可以在天热时,用被单;天冷时,马上使用棉被,作为夜间的被盖“应变”。
应变之二:
春季乱穿衣,体弱要注意
这个季节,虽属春夏之交,但忽冷忽热。对于一些体质较好,免疫能力强,年轻力壮者,可以穿上夏装,有些“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女青年甚至可以穿上薄如秋蝉翼的夏裙子。但是,对于一些体弱者,最好还是用不怕麻烦的“换装法”(即每天根据气候变化,不厌其烦地变换服装,以防受寒),用这样的方法来“应变”。
应变之三:
慢性病春末易发病
患者须注意
春末,最容易诱发的病是鼻炎、气管炎、心血管病、风湿病。这四种病,可以出现“慢性病急性发作”。所谓“基础病”是指一个人身体原有的慢性病,以上四种病可以成为一些人的“基础病”。还有一种春季感冒,这对于身体较虚,免疫力较差者容易发生,近来在我省各地也出现了“流感”。
春天的鼻炎发作,可以是因对花粉引起的过敏的慢性过敏性鼻炎,更多是由于气候突然变冷而出现的。这种潮州人形象地称为“鼻流涎滴”的鼻炎慢性患者,除了应注意避寒,或是戴上口罩外,就是要穿暖和一些。一旦气温升高,这种因寒而诱发的鼻炎就会自然消失。
春末的气管炎,多数也是因突然变寒而诱发的。出现了咳嗽、喉干痒、痰白。对于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尤其是老年人)者,更容易出现气管痉挛性咳嗽(即阵发性比较连续的咳嗽),有甚者,可出现息喘性气管炎,影响呼吸。因此,对于原患有慢性气管炎者,要注意防寒,一旦出现咳嗽,要马上用药,如服用中药止嗽散加喊(桔梗9克、紫苑9克、百部9克、白前9克、杏仁9克、甘草5克、鱼腥草12克、枇杷叶6克),咳嗽较重,可用止嗽立效丸。当然,如果炎症较重,可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和强效止咳药。
天气突然的变寒,容易对一些患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老年朋友构成威胁。近日多发的老年“心梗”、“脑梗”,就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冷,诱发了一些人原来“冠心病”和“脑血管硬化病”而发作的。对于患有慢性冠心病者,要注意对心前区的保温,即使是春暖之时,也应该用棉毛背心来保护脑前心脏区。对于原有“脑动脉硬化”者,要重视对其头部的保温,如戴帽子。当出现可能的“心梗”时,应该马上用热水袋熨心前区,或是用力扣击心前区,自己也可用力咳嗽,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将病人送到医院抢救。对于可能出现的“脑梗”,要注意给头部加温,并不失时机地将病人送到医院抢救。
风湿病人遇又寒又湿的气候。除了看医生吃药外,就是要注意患病关节的保温和干燥。可用护腕于患病关节、药膏贴关节和艾条灸关节局部,能饮酒者,可以饮一些诸如长春酒、木瓜酒、风湿酒、国公酒之类。中医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9克、桑寄生15克、秦艽9克、防风9克、防己9克、细辛4克、当归9克、川芎6克、牛膝9克、杜仲9克、椿根藤15克、桑枝12克、苡米12克、甘草6克、地龙9克)。
对于感冒或流感,应变就是中医所说的“辩证”。即针对发生的病变,属风寒或风热。对于属风寒感冒者(即出现畏寒多,发热少,鼻涕清、喉痒、小便清),用辛温散寒解表药,如可以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6克、防风9克、白前9克、柴胡6克、羌活6克、独活6克、川芎6克、枳壳9克、桔梗9克、甘草6克);如属于风热感冒者(即出现发热多,恶寒少,喉痛、口苦,咽干,小便黄,痰黄或青者)。可用银翘散加减(银花9克、连翘6克、淡竹叶6克、荆芥9克、淡豆豉9克、薄荷4克[后下]、甘草6克、桔梗9克、板兰根9克、芦根9克)。
总之,春末气候多变,在保健上就要注意合理“应变”,对于一些外出者,更应谨记潮州一句俗谚:“出门没有六月天”,适当带些厚衣,注意随天气而应变,实在也是中医一惯遵循的“天人相应”的理念。
夏季雨水增多,为了避免雨水湿鞋很多会选择穿洞洞鞋,认为既防水又透气。可最新研究显示,洞洞鞋的透气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常穿会得脚气!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编告诉你洞洞鞋如何穿健康,一起来看看吧。天气越来越热...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春季万物生发,也是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人们知道吃蔬菜有益健康,可以对一些疾病起到食疗作用。但吃蔬菜保健的关键不仅在于吃得多,还在于吃得对。在春季,有的蔬菜不可“贪鲜”,有的蔬菜则不宜多吃。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所以,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养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唐代着作《天隐子》中的描述:“斋戒者,非蔬茹饮食而已;澡身者,非汤浴去垢而已。益其法在节食调中,摩擦畅外者也。”意思是吃斋不只是戒荤吃素,通过节食还有调和脾胃的作用;洗澡也不只是用热水洗去污垢,它还可通过摩擦皮肤,使人体肌肤通畅、血脉流通。
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久过程,通过因人因时因地辩证的原则,才能达到最佳的养生目的。营养师认为,养生是一种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等保健方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通过长期的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技术及方法体系。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养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春阳初升,万物发萌,正二月间,乍寒乍热。
主料:面粉,柳树叶,酵母,糖,盐,硷粉做法:1.柳树叶去粗杆,洗净,用温水浸泡2小时.2.放些温水,放搅拌机粉碎。3.连汁带渣,混入面粉4.再放入酵母,揉匀,放些糖,盐,揉匀,醒30分钟.5.放些硷粉退酸,把面粉团揉...
一、宜喝韭菜粥。先把粥煮熟,再将适量韭菜切碎投入,稍煮片刻便可食用。韭菜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和钙、磷、铁等物质。熟韭菜甘温补中。经常食用韭菜粥可助阳缓下、补中通络。适合背寒气虚、腰膝酸冷者食用。
经过一天的进食,我们的牙齿中有许多食物的残留,睡觉之前刷牙,不仅保护了我们的牙齿,而且更有利于我们良好的睡眠。睡觉之前在室内散步20分钟,可以让心情变得舒缓,精神和身体都可以得到放松,这样便可以帮助你很好的入睡。
1、甜浆粥 做法:大米50克洗净与新鲜豆浆500克同煮粥,加白糖少许,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大豆有宽中益气,利大肠,润泽肌肤的功效,豆浆的营养价值更为丰富,并易消化吸收。本粥除起润肤的作用外,对体虚久嗽、便秘等症亦有良效。
在众多果蔬成熟丰收的秋季,琳琅满目的水果让人挑花了眼,这一时节,吃什么水果最养人呢?这就告诉你吧!其实入秋后,伴随而来的将会是身体的干燥,人们在秋天常常会感到鼻、咽干燥不适,下面几种香甜可口的水果,立秋后可以多食用。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或多或少都有体虚的表现。尤其是体质本身就虚弱的老人,在秋季合理进补,可以补充夏季的虚损。夏季,人们大多贪食冷饮冷食,脾胃功能还没有恢复过来。此时,若是大鱼大肉进补,会增添脾胃负担
春天多风易燥,气温多变于是病毒性感冒、禽流感趁虚而入,免疫力稍弱的人这时候会更加惶恐。而干燥是人体之大敌,心肝脾胃肺无不以“润”为先,但随之而来的焦虑、春困也是春天的另一个表情,其实在春季只要找对滋补食材。
盛夏季节,气温较高,人体机能也随之会遇到酷暑的挑战,比如大家熟知的中暑,既是在高温天气因身体水分散失与补充不平衡形成电解质紊乱,继而引发心悸、昏迷甚至休克等严重后果。然而我们在夏季遇到的麻烦远不止于此,夏季高温是各种肠道传染病和皮肤病的高发季节,
“每天应喝8杯水”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人们往往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这一点。其实,除了“喝水”,“吃水”也非常关键。美国《健康》杂志最新载文指出,在我们每天摄入的水中,大约有20%来自固体食物。
冬季是适合养生的季节,养生的目的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但无论哪一种养生之道,都必须“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也就是要与外环境的节律同步。那么,冬季养生应吃哪些蔬菜比较好?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秋天为什么容易上火? 秋季是最干燥的季节,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应四季,它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秋季气温变化频繁,不容易掌握,秋天的气候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干燥,人体自然很容易上火,常会出现口干
深秋将至,我们最该吃的是什么?本期《生命时报》请来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养生学教授杨力和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陈霞飞教授,介绍秋季食物榜上的各类食物状元。第一菜:莲藕 上榜理由:民间早有荷莲一身宝,
冬季饮食保健,腊八粥帮你祛病疗疾。 时值隆冬,在腊八这天,人们通常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为中国节令小吃,其味多样,清香甜美,营养丰富,还是一种极好的冬令食疗佳品。各地因民俗的差异,腊八粥所
春天是百病多发季节,如果不注意保养,一些慢性病也容易复发或病情加重。今天特别推荐8道简便易做的药粥,既利消化吸收,又助春阳升发,是理想的春日养生食品。
原料:糯米各半,大米各半, 熟板栗子10多个,红枣10个
原料:胡萝卜、香菇、大米 胡萝卜香菇焖饭 做法: 1 把胡萝卜和香菇切小丁,放入炒锅加作料炒一下。盐要稍微多放一点。
原料:香菇20公克,洋菇20公克, 青豆仁20公克,玉米粒20公克, 香椿20公克,白饭1碗,香油20㏄, 蕃茄酱30公克,盐适量
原料:茼蒿叶 玉米面条 米醋, 味极鲜,麻辣椒油,花生米
原料:加州大核桃30g,小蘑菇8个,玉米粒1杯, 盐1小匙,黑胡椒粉1 2小匙,白胡椒粉1 2小匙, 白芝麻1大匙,橄榄油2大匙
冬季是山楂的上市季节,山楂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具有开胃、消食、活血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山楂含有枸橼酸、苹果酸、抗坏血酸等有机酸,这些有机酸能够增加消化酶分泌。
立冬以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许多女性觉得总是手脚冰凉,全身发冷,该怎样缓解这种症状?到寒冷季节,很多女性便会感到全身发冷,手、足等末梢部位尤甚。为什么女性更怕冷?
薏米的功效:1 生薏米煮汤服食,利于去湿除风;用于健脾益胃、治脾虚泄泻则须炒熟食用。2 薏米用作粮食吃,煮粥、做汤均可。夏秋季和冬瓜煮汤,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湿。
一日三餐是人类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可是,吃到肚子里的饮食营养物质,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被吸收利用,于是就产生了自由基。自由基十分活跃,不断地夺取细胞的营养物质和破坏细胞物质,从而导致细胞的提前衰老。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