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罪

净土经论 | 作者:网络 [投稿]

孔明藤甲之捷,烧诸洞蛮悉成煨烬,其言曰:‘吾虽有功于国,损吾寿矣!’世人咸知杀人为罪矣,而于牛羊犬豕等日就庖厨,则恬然不知怪,宁思薄乎云尔,乌得无罪?礼云:‘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世人咸知杀畜之大者为罪矣,而于虾蚬螺蛤等,一下筷以千百计,则恬然不之怪,宁思薄乎云尔,乌得无罪?噫!据含灵皆有佛性,则蚁与人一也,何厚薄之足云?如其贵欺贱、强陵弱,则人可杀而食也,亦何厚薄之足云?梵网称‘凡有命者不得故杀’,其旨深哉!

[注释]

藤甲之捷:三国孔明(诸葛亮)为了巩固蜀汉的后方,于蜀建兴三年出兵南中,曾七擒七纵南中酋长孟获。其中有一次孟获请乌戈国主引三万藤甲军,屯于桃花渡口,蜀兵以驽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刀砍枪刺亦不能入。孔明定计诈败,引蛮兵入盘蛇谷,以横木乱石垒断谷口,用干柴火药将三万藤甲军全部烧死。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烧得伸拳舒腿,形状极其凄惨;有大半被铁炮打得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孔明垂泪叹道:“吾虽有功于社稷,然必损吾寿矣。”

煨烬:犹言余烬。燃烧后的残余。

恬然不知怪:对于不合理的事,安然不以为怪。

乌:同恶(平声),何。

君无故不杀牛………:出《礼记·王制》。古时天子祭社神稷皆用牛羊猪三牲,诸侯则用羊猪。所以这三句意思是说:“天子诸侯倘非祭飨,不可宰牛;大夫不因祭飨,亦不可宰羊;士不因祭飨,不可杀犬宰豕。古犬,狗。豕,猪。

[译文]

三国时期,孔明定计火烧藤甲军,将许多南方少数民族的士兵全部烧成灰烬。当孔明看到这场惨景时,不觉垂泪叹说:“我虽然有功于国,然必损减我的寿命。”世人都知道杀人是有罪的,而对于平时随意把牛羊狗猪等杀死供庖厨作馔,则安然不以为怪。不知杀畜生比杀人的罪过只是稍微轻些,怎能无罪?据《礼记》中说:“王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世人看到《礼记》上这么说,都知道杀大的畜生是有罪的,而对于虾蚬螺蛤等,一餐就吃了千百条生命,竟安然不以为怪,不知只是罪过稍轻些,怎能无罪!据佛经上说:“一切含灵皆具佛性。”可见蚁与人是一样的,怎可分厚薄呢?假如世上贵欺贱、强凌弱是合理的,则人类也可以互相残杀而食了;这样也分别厚薄如何说得过去呢?《梵网经》上说:“凡有命者,不得故杀。”其含意是多么深刻啊!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