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听到有人误解攻击佛教时,该保持沉默?

佛与人生 | 作者:照愿法师 [投稿]

  在办公室经常听到同事谈论佛教,有些观点是比较靠谱的,但也有些是胡言乱语。看到他们把佛教当作玩笑来讲,身为佛弟子,我该怎么做呢?是引经据典与他们辩论,还是保持沉默?

照愿法师:佛弟子听到有人误解攻击佛教时,该保持沉默?

  答案是保持沉默在日常生活中,居士们经常会遇到这类场景。作为佛弟子,最好的处理方式先是“暂时保持沉默”,再根据“内外因缘的具足程度”,判断是否做出进一步的回应。

  为什么要“暂时保持沉默”呢?

  首先是因为:学佛修行的目的先是在于“修己”,而不是拿“佛法”去跟人辩论对错。如果我们跟他人讲佛法乃至辩论,前提条件是对方要有“对佛法的信心”,这份对佛法的信仰说法因缘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换而言之,要不要去跟他理论,要考虑自己有没有把握说服他。如果对方根本不信,我们还要强行去辩论,极有可能的结果是对方非但不相信我们所说的内容,甚至还会造下不好的口业!所以特别提醒各位居士,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对方对三宝不敬乃至不信的情况,最好不要不请自说,先保持暂时的沉默。

  如何判断度人的因缘是否成熟呢?除了刚刚说的“对方要具足信仰为前提”以外,还要具足“自己对佛法道理的掌握能力”和“对方想要聆听的意愿”!我们不妨再换个角度来设想这个场景:当同事们针对某个佛教问题争论许久之时,突然发现曾经学佛的你一直默不作声。按照正常的逻辑,他们应该会想拉你当个支持者,或者也想听听“这个沉默的旁观者”持何种观点,此时就是一个难得的发言时机。倘若我们再能把符合佛法的正确说法,用巧妙的逻辑表达出去,说不定就会改变他人对佛教的误解,自己也因此成了一位“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这也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因此,当我们给其他人讲佛法的时候,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内因外缘的和合具足(内因是自己对佛法的体悟,外缘即是对方的信仰加之请教的发心),听众才会接受,进而生起敬畏心和向往心,如此方能展现佛法的“大智慧”。

  要记住:佛法不是用来辩论的,佛经也不是用来说教的。

  另外,若有人在自己面前攻击佛教,我们能够保持沉默,也是给自己一个修炼“忍辱”的机会。暂且不说我们是否具备跟他人抗争的能力和威德,即便是自己争辩赢了,那又能怎样呢?对方会因辩论不过我们,转而来学佛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还有辩论的意义吗?

  所以一定要记得:佛法既不是知识,也不是学说,更不是摆在那里等待别人赞叹的某种理论。它需要人们亲身修证,不需要人们拿它与别人进行争论。佛法育人的终极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趋向解脱”,而不是“建立学说”。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道山cl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