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佛法,是培养慈悲,而不是滋养我们的傲慢

佛与人生 | 作者:网络 [投稿]

学习佛法,是培养慈悲,而不是滋养我们的傲慢

  我们常常会站在自己的视角去审视别人的东西,说别人的不好,然后得出自己的是多么多么好的结论。当我们站在了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很少有机会被我们审视,这个点已然成了我们的中心点,周围的一切点都是有偏差的点,所以在我们视角的判断下滋生了诸多傲慢。

  如果我们是修习南传佛法弟子,我们就说大乘非佛说,说汉传没次第。如果我们是汉传佛教的弟子,就可能就鄙视上座部佛教,说它是小乘,甚至说焦牙败种等等这些不一而足。其实这都是我们的一种无知,一种傲慢。

  当我们接触了佛法,闻思了一些你所谓的正法,树立了一些你所谓的正知、正见的时候,就开始鄙视那些只知道烧香拜佛,或者只是搞一些皮毛东西的人。固然,也许现在的他们停留在一个很表象、很浅层的一个形式上,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去鄙视人家,甚至说人家是傻X。这同样也是一种非常大的傲慢。我们学习佛法不但没使自己变得谦逊起来,反倒增加了自己的傲慢,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像那样的哲学家、智者,对自己的评价都是如此的谦卑。而我们,其实什么都不懂,只是好像窥见了真理的影子,就开始自大起来,开始去鄙视别人。

  信仰之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层次,有求福求禄的那种信仰,有求得神通的那种信仰,有求得出世自我解脱的信仰等等,在佛法里讲法有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可能你以你自己的角度来看,你所处的是很高的层次,你开始去鄙视别人如何LOW,如何不堪。就算你现在所处的层次像你认为的那样很高,你可曾想过,你是一开始就是你现在的这种信仰层次吗?答案是:不是!

  你在几个月前,几年前,或者上辈子,你可能还不如现在你鄙视的那些人呢。这样想想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有什么资格鄙视别人?你只不过可能比别人早了那么一会儿而已。贤劫已有千佛,你还在轮回之中,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当我们看到那些还在外面打转转的人,然后再来反思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生起不应该是傲慢,而是慈悲。你会想我以前是跟他们一样的,他们现在所经历的阶段正是我以前所经历的,现在我从那个圈子里出来了,我已经跳到另一个层次了,这时我应该去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能经验到我所经验的,让他们也能觉醒到我所觉醒的,而不是生起傲慢心,鄙视他人的心。

  “我慢高山,不留德水”,傲慢心一旦生起,我们就很难再更有深度、更有广度的去学习。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有这么两种态度:一种是开扩的视野与心胸。无论什么形式的信仰我们都能接受(接受并不代表你就要去皈依、信仰),这样我们才能有足够的渠道与路径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认识我们自己的信仰、审视我们自己的信仰。

  另一个是反思的心态,尤其是当我们出现负面情绪或对别人产生伤害的时候,更要去反思。反思会让我们避免自大、避免盲目,不会产生极端、傲慢的心理。我们为什么傲慢?因为我们天然的觉得我们自己的是NO.1,我们最厉害,别人都很LOW。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你以为你掌握了核心,掌握了真理,掌握了佛陀言教的精华,掌握了最究竟的法道。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仅仅只是你以为而已。

  其实从根本上来讲没有所谓的高下,如果你很执拗的非要判个高下,那你有没有真真正正的去了解你想要判的那个东西?你是真正的亲身体验过、深入研究过?还是只是作为一个二道贩子?拾人牙慧,听别人说而已。你没有真真正正的去了解别人所学习的那些,只是因为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一些表现,你就认为,他们所学习的那个东西也跟他们一样很LOW,那真的是很没有智慧甚至很无知的体现,基于此你的傲慢真的是一无是处!

  我们学习了佛法,应该培养的是我们的慈悲、包容和开阔,而不是滋养我们的偏执、无知和傲慢。

  原文标题:你的傲慢真的是一无是处!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小僧活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