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修大德!阿弥陀佛!
末学是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经开区的佛弟子(真是愧对佛弟子这几个字)张婕妤,几次想要真诚心发露忏悔但是碍于自己的虚荣心,自私自利心都没能成功,近日,我的大姨患重病,也是慈悲为我们表法,使我看到了《地藏经》上说的“阎浮提众生,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真心忏悔,老实念佛,后不再造,最重要的就是落实佛陀教诲。这也是我最惭愧之处,仗着自己读过书,有缘得闻老法师慈悲宣说佛法就沾沾自喜,自以为看了或听了老法师的讲经光盘就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到处指手画脚,自己所做的寥寥无几,却还觉得自己十分了得。唉!真是业深慧浅!在此把能想起来的一切恶业向诸位大德同修忏悔,也请各位仁者要引以为戒,老实念佛。
小时候大概是小学的时候,母亲领我去寺院,和我说,拜拜佛菩萨吧,可是我站在那里不肯拜,心里想的就是这些都是封建迷信,当时怎么那么愚痴!后来有缘得遇老法师讲经,老法师讲得十分细致,深入浅出,而我由于自己业障深重,却觉老法师讲得慢,觉得这个法师岁数大了,能跟上时代潮流吗什么的。完全是都没有听就直接的诽谤。现在才知道,老法师苦口婆心的每日讲经不间断,他是九十岁的老人了!我怎么能做出这种离师叛道的事!虽然诽谤的话没有对别人说,可是举心动念无不是罪。对于佛菩萨圣像也是不够尊敬,没有吃素的时候在佛像前吃荤食的情况也是有过多次,包括在佛堂的屋子里换过衣服,都不注意!护法菩萨慈悲,虽然没有惩罚的示现,可是现在悔之晚矣!后来有缘分学佛,对老法师的敬仰心升起来了,但当时没有修行(现在虽然也没有什么修行,但是至少有想要提升的意识),看到网上有一些对老法师的毁谤起很大的嗔恨心,后来就有点着魔,末学敬劝各位大德师兄们千万不要”念佛修行”不改过,特别容易走偏,我当时就是常有莫名的起念头—老法师要是往生给他们看看,就可以显露身份了吗?不就真相大白了吗?一切毁谤不就不攻自破了吗?现在明白,如果当真是那样,就正中了诸魔的下怀啊!老法师慈悲,常住世间,不能因为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的“祈请”就示现灭度。世尊在世的时候我们都吃一次亏了,请佛住世,刘老师为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什么时候都要以实际行动老实修行,才真能请佛住世!
末学是一个喜怒形于色的人,自己还美其名曰性情中人,没有重视圣贤教育的书籍,从小喜欢看一些浪漫的文艺的小说,作品文章什么的,后来读书时候学习了文科,愈演愈烈,还尝试过写一些凄凄惨惨戚戚的文字,都是一些矫揉造作的悲剧,学佛以后才知道,念力的力量多大?!动不动就把人写死了,怎么能不造杀业!怎么那么狠心!读言情的作品也无不是增长自己的淫欲心,情执太重,无形之中也为自己的感情不顺种下了种子,前阶段有缘读到《周老师讲心法》中说:动感情其实就是消耗自己感情的福报,对比自己的情况,才明白缘由,也是痛心不已。现在网路发达,看影视剧非常方便,由于从事工作需要,时常需要接触英语,可能也是为自己找借口吧,反正乱七八糟的美剧看了不少,接受里面杀盗淫妄的染污就太大太大了,尤其是色情淫欲的镜头和片段情节,这些恶习种子在精进的时候会起现行,苦不堪言,往往成了修行的障碍,我是深受其苦,现在在明白老法师苦口婆心的劝导大众说不要看电视,尽量少上网络的慈悲之心,希望诸位大德菩萨以我为戒!
我从小任性,倔强,不让父母省心,顽劣不堪。常常气得母亲眼泪直流,父亲大动肝火。我还从不认错,每次生气以后,母亲都吃一些药,否则胃都不舒服。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青春期时候闹得最厉害,不好好上学,天天迟到,害得母亲去学校被老师批评很没有面子。而我还不悔改,有一次,母亲在床上躺着因为一件什么事说我,我气急败坏,舀了一舀水泼在母亲身上。对父亲也是一样,一生气就和父亲大喊,不孝也是我诸事不顺的根本原因。生气的时候常常摔父亲的心爱之物。我幸运,摊上慈悲的父母,他们依然原谅了我,原谅我多年以后仍然不够省心。原谅我的晚婚和没有作为。学习了佛法,我知道父母是根,在此我一定要从以前的不孝不顺转变过来,做父母亲的护法,不做冤亲债主,机缘一到尽一切能力创造送父母去极乐世界的机会。
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是后来学佛以后想要求福报,读了《了凡四训》里面的一句话,学佛以前我一直自以为是个大好人,什么都好,肯定称得上是有好生之德,可实际上事实却正相反,小时候觉得蚂蚁非常小,可以随便欺负,拿着小刀给切成三段,眼看着蚂蚁的一段还在动,没有一点恻隐之心。还有一次用锤子当场锤死一只小老鼠,是一只小老鼠崽,死相特别可怜,我像抓了老鼠的猫一样到处炫耀……后来家里共业所感,父母开始养鸟,因为北方少有画眉鸟,所以从南方买画眉鸟来北方,卖钱。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画眉鸟只有公鸟卖价高,母鸟叫声不好听所以没人买,所以大家都是挑了公鸟,相当于拆散鸟类的小家拿去。其中不乏被折腾死,不情愿洗澡被性急的父亲强迫洗澡淹死,被吓坏吓死的,真是太多太多。卖鸟就要喂鸟,就要养虫子,为了给画眉鸟吃,就养了很多的面包虫,繁殖很快,一小盆其实就是千万条生命。东北的冬天冷,我为了让他们保暖就给放到火墙上面(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自己去看电视,回来的时候发现温度太高,只有大的面包虫活了下来,小虫还有虫卵几乎都热死了,这是我伤害命数最多的一次,虽是很忏悔,但是花报来的非常迅速。加之,小时候没什么玩的,也玩过蚂蚱,抓好多,放在瓶瓶里,都死了,保守估计有几百只吧。身体也是时常不好,运势低迷时更严重,现在明白了,忏悔不已!!不久以后身上皮肤四肢和背部长了很多小疙瘩,虽是不疼不痒,但是足以让我非常自卑,难堪。后来才知道皮肤病有不少是小昆虫或者小虫子的杀业造成的。另外的杀业就是苍蝇蚊子,喷过药,用苍蝇拍打过,以前有一位善知识对我说,打也打不尽啊!别造杀业了,我不听。蚊子更是,更恨蚊子,咬人特别痒,就给蚊子抓住或者给堵到蚊帐的角落里面它动不了,我就用牙膏抹,堵住它的嘴……都没想想蚊子叮我,是不是自己前世欠人家的,为什么不当还债想?蚊子早晨出来了,晚上可能就没命了,这么难的生活怎么不能动动恻隐之心?!跟潮流,穿皮衣,皮鞋,没拿动物的生命当作生命啊!现在知道错了,开始素食了,希望亡羊补牢,可能为时也不晚,但是希望同修们不要走我的老路,最重要的是要守护住自己的清净心,无论如何,别动嗔恨心,嗔恨心就是杀业的根。
贪心太重,都不知道从哪说起,老法师刘老师讲过,修行,从最严重的改起,那我就从最严重的说吧。贪,其实是嫉妒心的根吧,我这个人嫉妒心特别重,看不了谁做的好,超过自己。其实就是不会随喜功德。以前不知道什么随喜功德,跟人家聊天的时候人家谁买了什么,取得了什么荣誉啊,表面上假惺惺的跟别人高兴,其实心里特难过,跟割块肉似的。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还特敏感。都说身体是心灵的温度计,我性格上面敏感,这体质也是敏感体质,其实就是矫情。那句台词其实不好听,但是说的挺对的,贱人就是矫情!您看贵人什么时候矫情了?我嫉妒这个嫉妒那个,自己贡高我慢,《地藏经》里说贡高我慢者,得卑使下贱报。说的真对!越是嫉妒,好的越轮不上,好的越轮不上,越嫉妒。然后还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在那矫情。其实这些年很多际遇都挺不顺利的,根本原因就是贡高我慢,嫉妒心特别强,包括好朋友,亲友都在我的嫉妒范围之内。其实根本就是自私自利,就是我执吧,觉得自己好不希望别人好,那别人有事了就不愿意帮忙,生怕别人超过自己,结果自己的事就算有贵人都帮不上忙。
终于学佛了,傲慢心又上来了,觉得自己能念点佛号了,读点经了,拜了几拜佛,去过两个道场,当上刘素云吧吧主了觉得自己好了不起!佛菩萨可不看这些,看的是我们的老实真干,程晋林老师讲课时候说:念佛磨破了嘴,拜佛跪断了腿,不改过还是地狱的鬼。如果没记错应该是这么说的。
学佛以后觉得贪不好,不敢贪世间法的钱财了,结果贪法宝。初学佛的时候就爱佛经,还爱大部头,《楞严经》,地藏经精装的有两三部,光盘不管自己能不能看,有没有时间看,反正先结缘再说,要是有精装的那更好,多请两部,看一部,另一个留着,反正是免费结缘的。一听有播经机念佛机结缘就去申请,没想到还有那么多同修没有遇见佛法呢,自己怎么这么自私呢?<无量寿经>里面说”不另一切珍宝成就牢狱”,一读到这句话,听到老法师讲经非常惭愧,赶紧给结缘出去了,听到刘老师讲同修给结缘的光碟老师本身也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还付钱给人家,我惭愧不已,自己太贪了,还好意思说自己学佛?
生活的各个方面,就说穿衣吃饭吧,穿上我还真不太讲究,但是贪吃是真严重,暴饮暴食,一样东西吃起来没有节制。对于甜食有特别重的执着,像冰淇淋,我能连着吃十只只是简单举例,此类的贪吃行为不胜枚举。贪吃以后就懒惰,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吃完了一睡,好家伙,两只脚给陷在里面了,剩下那三个分别抓着双手和头,还有不下去的?贪心对我来说是一大关,在此,我向诸位大德同修们见证,我一定要改掉,可能需要时间长点。
我是一个急性子,什么事都不稳当,都搁不住,抗压能力差,一有不如意的事就抱怨,脾气特别大,嗔恚心非常重。在与同事领导的相处中并不融洽,无非也是围绕着繁杂的琐事。学佛以后,我虽然不会去和人争什么,但是看到一些比如有一些人特别世故的在领导前这个那个的就非常看不惯,挺烦的,也曾经和领导对着干过。都起过嗔恚心,说嫉妒有没有?我觉得也有吧,可能是自己不善于的不管好的坏的都会嫉妒,所以与领导关系一直不够融洽,同事之间倒是还好因为从事的职业相对简单,可是常常由于个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就起嗔恚心,所以办事没有智慧,也感召了很多同样有嗔恚心的人在身边,长久以来害得是自己。首先自己的身体肯定受影响,对别人态度可能不够好,气场就不柔和,也可以说没有什么气场。我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毛病就是口业重,看不惯的或者什么事必须得说才痛快,还记得非常清楚,跟复读机一样惟妙惟肖的模拟现场,无形之中造了无量无边的口业。有时候心情不好,恶口也是常有的,<地藏经>上说,恶口者得眷属斗争报,其实就是因为我自己的恶口传来传去搞得大家很误会,怎么会没有纷争呢?口业大心里就不清净,人都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而我却是得理不饶人。还容易软的欺负硬的怕,有的话可说可不说就都要说,然后心里还琢磨怎么说能更厉害一点?多愚痴!损害了多少福报?在我的印象里面,我的朋友同学或同事还有老师被我欺负最重的简单举例:葛达标,曹威,程可,朱生文,刘文吉,还有薛萍老师,我小时候上学时候老觉得您教学不好,我真的错了!您就是脾气好,不和我们一般见识,还有我的同学同事们,请您们原谅我无论是因为嫉妒您们的才华中伤您们,还是抓住了您们的小小缺点不放,再或者因为自己有过付出就奢求回报,都深深地伤害了您们。我毕竟是业深慧浅,很多时候虽然带着个佛弟子的帽子,业障习气还是太重了,自己又不精进,没有能够老实改过,不奢求您们的原谅,只是,不说出来就自己原谅不了自己。同修大德们请您们千万不要做我这样的傻事!
忏悔自己常看外道的罪业,一有事了就心往外求,也喜好神通,感恩佛菩萨的慈悲护持,一直没有机会求神通。好算命,与算命有关系的都想弄一弄学一学,问一问事。心往外求,还是信愿不坚定的表现,我在此保证今后不看外道,尽量将心慢慢都集中到这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上,老法师刘老师说,一切问题,向内求都能得到,要信老师们说的话!要做!
无始劫来,我的业障恶习无量无边,庆幸十方诸佛菩萨慈悲加持,使我得遇正法,得遇明师,今天在博客中,我终于能够直面自己的不堪,剥开自己虚荣的内心,真诚地忏悔自己的龌龊,与其念念不忘的隐藏,不如痛痛快快的放下,轻装上阵。祈愿佛菩萨慈悲加持虚空法界一切苦难众生福慧增长,不要像我一样等到太晚而后悔莫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这是前几天在吧里面的忏悔,其实挺为难别人的,毕竟是自己污秽的种种,却收在人家的阿赖耶识里面……所以这个忏悔的机会就弥足珍贵。后来我又想了好久,其实方方面面吧,都是应该忏悔的地方。归根结底就是从心下手做的不好,没有改过的忏悔是无效的;没有改过的念佛时无力的;过不可以不改,经不可以不读,佛号不可不念。改过是断恶,读经念佛是修善,所以才真的可以断恶修善啊!阿弥陀佛!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人有时候,真不知要谋求什么?往往把最值得维护和珍贵的东西忽视了,却不知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现在好多人都在透支健康,燃烧生命,经常借口工作忙、应酬多,不注意生活方式,不重视锻炼和爱惜自己,过早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都是撑不住了才去看医生,身体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养和锻炼。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状况不行了,才想起去珍惜和维护。其实,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 “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世界上再富有的人,往往也无法买回自己的健康。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一)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的话,我就不成佛。【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西方净土中的天人(指带业往生的凡夫)寿终之后不再堕入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1、《梵网经》中的五荤 《梵网经》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 2、《楞严经》中的五荤 《楞严经》曰: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
如何烧香?一、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二、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三、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回向偈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回向偈三,大慈菩萨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虽然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有很多烧香拜佛的人,他们的动机并不如法。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某一个庙门口,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高香,祈祷佛菩萨说:“观音菩萨呀、佛菩萨呀,我的儿媳妇对我不好,让她早早受到惩罚吧!”这哪里是在学佛呀?明明是害人,太可怕了!这种东西简直是离佛教千里之遥。还有这样说的:“神佛呀,让我赚多少多少钱吧,我拿着多少多少钱来给你烧高香……”这些是要佛菩萨替你出气、合伙做生意。
布施,六度之首,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众生,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学习舍弃悭吝之私念,但布施的来处,必须是清净的,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同时施者心不骄慢,受者心怀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的清净布施。
未来佛弥勒佛是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虽然他被称为是佛,但是实际上却是菩萨。那弥勒佛为什么被称为未来佛呢? 从他出家为僧开始一直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它是慈悲、宽容、乐观的化身,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觉悟之时,最先观察到的就是这“十二因缘”,众生为何在生死轮回中不得自由?正是因为没有看透这“十二因缘”之间的关联。“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十二缘起,说的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这十二个“环节”环环相扣,就像一条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锁链”,将众生困在生死轮回之中。
在社会上,确实有很多贡高我慢之人。有一点点学问的人,就认为自命不凡。其实学问多了又怎么样呢?徒增分别念而已。有一些人长得漂亮,就目空无人,其实你长得再美,青春都会老去。有些人,有钱有势就盛气凌人,其实这只是今天的努力。有些人哪怕是出家了,也很傲慢
我们人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个选择向善向上,就是走向光明;一种就是走向堕落。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是增上的,要往上走。所以我们就要找到一些方法来让我们的生命往上走。佛教把引导我们生命往上走的第一个基础就讲到五戒,五戒是通往人天的护照。如
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分为根、尘、识三大类根,合称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根界、耳根界、鼻根界、舌根界、身根界、意根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尘界、声尘界、香尘界、味尘界、触尘界、法尘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
什么是幽冥菩萨戒?“幽冥菩萨戒”是在世人给过世亲人、祖先、冤亲债主等一切亡者,及孤魂所受持的菩萨戒律。由于他们生前曾造作恶业,现在堕落在恶道中受苦无尽,如果没有阳上亲人代他们超度,并受持菩萨戒律,就会永无出离之期。所以,受持幽冥菩萨戒就是阳上亲
弟子问:顶礼法师!请问法师第七识是什么?把阿弥陀佛名号和第七识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一如法师解答:这个问题第七识是末那识,是什么识呢?他是一种我执的根本,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生死的根本就是坚固的我执,但是坚固我执的根本原因就是第七木那识……
最初,梁武帝并不信仰佛教,但是当他登上了王位以后,他就改奉佛教了。当时,他下旨“舍道事佛”,并且要求群臣百官都“返伪就真,舍邪入真”。梁武帝推崇佛教可谓是不遗余力,在他的倡议下,佛教很快就进入了繁盛时期。在南朝时期,全国的寺院、僧尼数量也迅速增加起来,仅建康这个地方,就有五百多座寺院,十多万僧人。
在中国历史上,法显是第一位前往印度巡礼佛迹,求取经律,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就的中国僧人。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他从长安出发,向西前行到达了巴连弗邑,他在这里停留了三年,求得了大量的经律论梵本,包括《萨婆多部律抄》、《摩诃僧只阿毗昙》等,后来,他又将这些经本传到了斯里兰卡。
简单地说,修行就是按照佛法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要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要修正自己的心、口、意等。佛教修行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终的目的都是破邪显正,去妄存真。因为佛教认为,众生遭遇的苦难都来自于贪爱,如果希望能够离苦得乐,就必须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行修正。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居住在东欧和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开始从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入侵恒河流域,占领印度,并且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把人分为了四等,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悉答多王子得道成佛后,就动身去寻找侨陈如等五位侍者,他在鹿野苑里为他们开示说法,佛教史上将这称为“初转*轮”。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一、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1、直话:可以转个弯说。2、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3、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要顾及别人的自尊。二、掌德。赞美别人,学会鼓掌:1、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2、为他人喝彩是每个人的责任。3、给别人掌声其实是给自己掌声。
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
僧璨禅师召集僧众,向他们宣讲佛法。有一小和尚,名道信,年方14,礼拜完僧璨禅师后问道:“什么是佛心?”禅师反问道:“你如今是什么心?”
道吾禅师带着弟子渐源到一信徒家诵经吊祭超度。渐源敲着棺木问师父:“棺木里的人是生?抑是死?”道吾:“不说生,不说死!”渐源:“为什么不说?”
石巩禅师一天问他的师弟西堂智藏说:“你能不能抓住虚空呢?”智藏回答:“能!”石巩就要智藏示范一下,智藏于是向空中抓了一把。
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一人问禅师: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 禅师不加思索答道:今天。 问:为什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