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课本 佛学入门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佛学入门简要 高级佛学教本 中级佛学教本 初级佛学教本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佛识慧集 佛学启蒙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中国佛教仪轨制度

生活礼仪篇

十一、饮食的礼仪

  ”民以食为天“,饮食有维持生命,长养色身的功能。佛教徒除了日常三餐外,还有滋养法身慧命的法食,是为充实人生的资粮。

  一般人常因个人好恶而挑肥拣瘦,食不知味,佛教徒则应以感恩心受食。在佛门有所谓”吃饭三称念“、”过堂五观想“。

  三称念是:第一匙默念”愿断一切恶“,第二匙默念”愿修一切?quot;,第三匙默念“誓度一切众”。

  五观想是:第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第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第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第四、正视良药,为疗形枯。第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进食时,要保持良好威仪,此外,还应注意饮食的礼仪:

  食物讲求卫生,餐具务须清洁。

  长者未食及家人未到齐以前,不宜先食。

  坐时腰背挺直,手臂平贴身体,勿张开双臂,或把手肘撑放在桌上;双脚应平放,不可翘脚、摇晃。

  以自助餐方式进食时,应衡量自己的食量,勿取用过剩而造成浪费。

  进食时,态度从容,仪态优雅,不可狼吞虎咽;口中含有食物时,不可高声谈 笑;食物尚未下咽,不可离座;与同座谈话,声音不可太高,并且不可挥动筷匙刀叉。

  吃面包(馒头),宜撕成小块,不可大口咬食。

  喝汤时,不宜发出声音,不宜吹气令冷;使用餐具宜轻声,勿使碰撞作响。

  吃粥时,不得张口吸食作声,当徐徐食之。

  挟菜应使用公筷母匙,并以靠近自己面前者取用,勿在盘中任意翻拣,尤其不可从盛菜盘碗中直接挟送入口中,应先送进自己的碗中,再慢慢食用。

  与长辈一起进餐,注意用餐速度勿太快或太慢,长辈尚未食毕,不可先行离座。因事必须先行离座,须向长辈及同席者致歉。

  全桌食毕,待长者或主人起立,然后离席。

  饮食中有虫,应掩藏;剔牙时,应掩口。

  餐后应将果皮、残肴放入盘中,不随地丢弃。

  离座时,应将餐具理好,坐椅亦应放回。

十二、居家的礼仪

  家庭生活的和谐,是社会安定的基石。家人相处,应以真诚的态度互相沟通、包容、尊重,协助成长,始能和乐共处。

  居家礼仪应注意如下数事:

  家人之间应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家务,尊卑长幼彼此亲爱敬重。早晚应对父母、尊亲问安。

  父母召唤,应立即答应,并趋前承命,不可虚诺。

  子弟应服从尊长,如有意见,应婉转说明。

  出门说去处,回家报平安。

  做错事要勇于承认。

  常说“请”、“谢谢”、“对不起”,脸上经常带微笑。

  物品用后应归回原处。

  保持居家内外环境整洁,勿将废物随意丢弃户外,不乱倒污水。

  入室应先按铃或敲门,等候室内回答。

  隔窗不窥视、隔室不窃听、不呼唤。

  与邻居应和睦相处,守望相助,遵守住户规则。

  开放收录音机、电视机及谈笑等各种声音不可过高,并应适时,以免妨碍他人作息。

  出入门户,上下楼梯,应步履轻缓。

  睡时熄灯,夜迟归来,须保持安静。

  当街过道不晒衣物。屋外停放车辆,不可妨碍交通。

  小心火烛,谨慎门窗。

  随手关门,随手熄灯,随手关水。

  室内一切动作,均宜轻缓,以保持宁静。

  邻居遇有不幸或丧事,不可高歌作乐。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