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行为毁坏善根,三个要点摄持善根

佛学常识 | 作者:网络 [投稿]

四种行为毁坏善根,三个要点摄持善根

  我们的心,如同田地,能够孕育、生长一切。但若不善加打理、维护,则会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若播撒良种,用心耕种,就能长出美丽的花朵、香甜的果实!

这四种行为毁坏善根

  一颗植株最重要的部分,是根。同样,佛法所说的“善根”,是产生诸善法的根本。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三善根”。若无善根,哪怕再辛劳,也不会有结果。

  善根之所以珍贵,一方面因为在凡夫心中,贪、嗔、痴“三不善根”占主导;另一方面,善根在成熟前,会因一些不当行为遭到毁坏。其中,有4种常见行为,是我们需要特别防护的。

  嗔恨

  所谓“火烧功德林”,严重的嗔心可以毁坏一千大劫所积善根。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生活便利,人们也因此越加缺乏耐心。一旦事不遂愿,便可能情绪爆发。如此,好不容易积累的善根,发一通火,就“烧”没了。

  夸耀

  因虚荣心夸耀自己功德的同时,就在毁坏善根,世间人喜欢用各种直接、间接的方式“刷存在感”“成就感”。这种串习一旦带到学佛中,会给修行制造很大障碍。

  懊悔

  因为对善根缺乏信心,心生懊悔,如同将植株连根拔起,现代人的物质比以往宽裕,很多人对财物布施不太吝惜,但对时间、精力和世间享乐,依然执著。

  虽在学佛修行,但内心对修持善法的功德将信将疑,懊悔自己花太多时间修行,牺牲了财物、时间和发展事业、享受生活的机会等。

  不回向

  不愿或忘记如法回向,如同不继续播种,善根很快消耗殆尽,有的人不愿回向众生,是因为担心好不容易修来的善根功德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

  其实,一切众生里本就包括自己。普皆回向,不仅不会让善根减少、消失,还会令其增长广大,如同一滴水融入大海,只要海不枯竭,这滴水便不会干涸。

三个要点摄持善根

  若欲令善根永不灭失,日日增上,直至成佛,必须要有善巧的方法。做到3个要点,能使我们有效避免以上提到的4种损耗善根的行为,使修行事半功倍:

  1、发殊胜菩提心

  事前,调整出正确发心,如同播下优良的菩提种子,学佛修行的关键在于“善用其心”。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道:“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欲求佛果,必先发菩提心,发愿帮助一切有情,解脱成佛,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

  2、提起清净正念

  事中,以菩提心摄持,智慧观照,犹如以清净法雨,浇灌菩提之花,行持善法时,放下执著,心不外散,更不落入狭隘、染污的凡夫心中。

  比如礼佛过程中,身语意制心一处,念念净信、虔诚恭敬,而非身在顶礼,口中闲话,心里柴米油盐,人我是非。

  3、至诚广大回向

  事后,将所有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如同将收获的果实洒向大地,令善根功德无量增长。若将善根、福德,以至诚之心做广大回向,能令善根从现在起,直至究竟成佛,一直发挥作用,享用不尽。

  如果暂时做不到每件事都调整发心、保持正念、至诚回向,那么至少可以训练好习惯:每天早上发清净菩提心,白天认真做好每件事,睡前将一天的善法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如此,便能摄持善根功德,不易散失,与日俱增。

  关于耕耘心田的更多善巧及注意事项,佛经中,有这样一个偈颂: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智慧为犁轭,惭愧民为辕。

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包藏身口业,如食处内藏。

真实为真乘,乐住无懈怠;精进无废荒,安稳而速进。

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不因说法故,受彼食而食。

  愿我们都能成为勤恳踏实的“心田耕耘者”,摆脱嗔火、夸耀、懊悔、自私,以清净发心,行持善法,普皆回向。令心中的菩提之花早日盛放,庄严国土,结出甘美的菩提之果,滋养众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