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的由来及相关意义

佛学常识 | 作者: [投稿]

\

  袈裟,在一般人心中的印象便是佛教出家人所穿的衣服。然而,袈裟的意义绝非仅止于此:它是为求解脱之人所穿法服,因而有着「善哉解脱服」之称;它更有着自利、利他的种种功德,所以也叫做福田衣。袈裟上的条纹有如田地一般,正是其代表「福田」的象征──田地有生长的意义,代表了佛法的利己利人、种种功德的相互滋长。

  根据《四分律》的记载,佛陀曾经告诉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袈裟功德殊胜,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龙善神皆会给予守护。

  袈裟所具的功德利益

  在佛经中,赞叹袈裟的功德不胜枚举,以下列举袈裟五德、十利。

袈裟五德

  一、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其念中,敬心尊重,必得三乘授记。

  二、天龙鬼等能敬此袈裟少分,得三乘不退。

  三、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

  四、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寻生慈心。

  五、若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

袈裟十利

  一者,能覆其身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善法。

  二者,远离寒热及以蚊虻恶兽毒虫,安隐修道

  三者,亦现沙门出家相貌,见者欢喜远离邪心。

  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宝幢之相,尊重敬礼得生梵天。

  五者,着袈裟时生宝塔想,能灭众罪生诸福德。

  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坏色,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七者,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作良田故。

  八者,身着袈裟罪业消除,十善业道念念增长。

  九者,袈裟犹如良田,能善增长菩萨道故。

  十者,袈裟犹如甲胄,烦恼毒箭不能害故。

  此外,「配戴袈裟」也具有免难消灾的效果。此例源于大鹏金翅鸟啖龙的起源:金翅鸟俗谓大鹏鸟,专门吃龙,每日必食大龙一条,小龙五百条才得饱足。所以金翅鸟每天都用它的翅膀打开海水,捉龙而食。龙王求救于世尊,佛以袈裟赠与龙王,教其及眷属各披袈裟一丝,便可避免金翅鸟捉食之难。金翅鸟看见龙身上有袈裟,都不敢捉食,便也饿着肚子跑去向世尊求救。佛嘱咐其勿捉龙食,而敕声闻弟子每于用斋时,施食金翅鸟甘露法食。故现今侍者施食偈言:「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即导源于此。

  善法功德力不可思议:诸佛、菩萨、一切三乘圣者所成的无漏功德法、经典,或佛遗留的威仪、戒律、袈裟、舍利等,这些都名善法。所以乃至披一缕的袈裟,就可消灾增福;若诵经典,或供养,或佩戴身上,就可免种种灾难,成种种功德。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