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炉香赞中的法器怎么敲

佛教法器 | 作者:网络 [投稿]

关于炉香赞中的法器怎么敲:木鱼

四、木鱼

  木鱼是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又可以称为木鱼鼓。鱼鼓或鱼板。

  木鱼也是由印度佛教的犍椎发展而来,但是,在中国佛教中,根据《教苑清规》记载,木鱼起源于一种传说:从前有一位比丘,违背师言,败坏佛法,因此死后转生为鱼,鱼背上还长着一棵树,在风涛激荡的时候,树摇鱼身,痛苦难忍,以至于流血。后来,他的师父从海上经过,那条鱼恨他的师父,以前不善教导,欲加以报仇。师父问清事情的因果后,怜悯其所受的痛苦,于是便为他启建了一场水陆法会,鱼依仗法会的功德利益,得已脱离鱼身,嘱咐师父将树献给寺院。他的师父按照遗言,将鱼身上的那棵树雕刻成鱼的形状,悬挂在寺院,用来警示僧众们。

  根据《百丈清规注》中说。鱼类目不闽睛,昼夜常醒,所以在佛教寺院中,使用木料雕刻的木鱼,在赞诵时敲击它,用来警惕大众不要昏沉懈怠

  木鱼的形状,有长形和圆形两种。长形的木鱼称为鱼梆,这种鱼梆悬挂在寺院的斋堂,或者是库房的走廊下,在过堂时作为集合大众之用,鱼梆的挂法有一定的规矩,丛林的梆,鱼头向着山门:子孙庙的梆,鱼尾向着山门。

  圆形的木鱼,放置在寺院的殿堂里,在赞诵唱念时敲击,可以用来控制声调与节奏,并且具有破除昏迷、振奋精神的作用。在圆形的木鱼中,不仅有首尾相接的单鱼形和双鱼形;还有一身二头的龙形木鱼,据说这是来源于“鱼化成龙”,表示具有“转凡成圣”的意义。

  殿堂里的木鱼有大小两种,大小木鱼是放在桌上或架上敲击的,小木鱼则是那在手里敲扣的,执持小木鱼的姿势是:不敲时,双手扶持,鱼椎在木鱼之外,两食指与两大拇指夹住,其余六指托住它,敲击时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执鱼,鱼椎头与木鱼头向上相对,两手如合掌,称为“合掌鱼子”。敲击木鱼,要用力平稳,不可忽轻忽重,忽缓忽急。如果要快敲,应该又缓入急,渐渐加速。

五、铛子和铪子

关于炉香赞中的法器怎么敲:铛子

  铛、铪是佛教唱诵偈赞时的重要呗器,都是用铜片制成的。两者配合板眼,控制节奏,用来“伎乐供养”。

  铛子的来源,由于文献记载不足,有待曰后考证。铛子的形状如一只圆盘,直径大约有四、五寸,四边留有小孔,用细绳把它梆在圆形或方形的边框上,而后用铛椎敲击它,铛子在不敲时,铛子与铛椎一起拿在左手,铛椎夹在铛子反面外,右手抱住平胸,铛子齐口,敲击铛子时,左手握铛,右手执椎,铛子照面,称为“照面铛子”,执椎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执住而击之。

  铪子由响铜制成,呈圆盘形,中央部分隆起一圆,此圆之中心穿有小孔,孔内附有一纽,或系一布条,使用时,以两手各持一面铜盘,互相撞击鸣奏。铪子在不敲时两片合龙,两手执持平胸,用两大拇指与两食指压在铪子边沿上面,其余六指托住它,称为“平胸铪子”。打铪子时,左手仰托一片。右手覆提一片。上钶边与下钶边相差数分。这样敲叩声音比较响亮。

  拿法器的方法:(捧月手鼓)(对口引磬)(合掌木鱼)(照面铛子)(平胸铪子)。

关于炉香赞中的法器怎么敲:铪子

  铪子古代称为“铙钹”,但是铙与钹原为两种不同之乐器。后来混称为铙钹。

  铙,古来即广泛用于佛教,有金铙、铜铙等分别。金铙据《周礼》《礼记》所载,是在退兵或舞蹈所鸣击的,互相撞击时就令发出“铙铙”之声,所以称为铙。铜铙,即所谓“铜拍子”,与金铙不同,声音清澄,故俗称为铙。

  钹,又做铜钹、铜钹子,根据《律书乐图》的记载,铜钹子从西域传来,西域的音乐大多用它。根据《通典》记载,出于西域、南蛮等地之铜钹,其中央隆起之圆,有数寸高,也有大致数尺者。中亚贝沙鲁克出土的壁画。敦煌出土的净土变相及“阿弥陀菩萨来迎图”阿弥陀二十五菩萨来迎图中,都有这种乐器图像。所以称为“铙钹”恐怕是因为铜铙与铜钹形状类似,以致于混同并称。从而流传至今。

  在佛教的寺院中,除了法会时鸣击铙钹以外,藏殿、祝赞转轮、大众行道等,也都要鸣击,铪子不仅是佛教的乐器,而且在世俗间以及道教、民间信仰中,都普遍使用它。

关于炉香赞中的法器怎么敲:板

六、板

  板是寺院为集合大众而鸣打器具之一,板多为木造,少部分为青铜制,木灶的板,一般长一尺一寸,宽一尺八寸,厚二寸,上方缺两角,平穿二孔,用铁环贯穿,便于悬挂和手提,由于悬挂场所不同,有不同的称呼,同时板的形状随着禅宗五个宗派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敲板和钟的规矩也不同。一般都用临济宗,如江西云居山禅堂钟板是沩仰宗,板行的临济宗。

  云板,多用铜、铁铸成,直径三尺左右,形状像云纹,所以称为云板。一般挂在斋堂的走廊下,每到用斋时敲击,如北京广化寺五佛宝殿前悬挂的即为云板。

关于炉香赞中的法器怎么敲:铃铎

七、铃铎

  铃铎,也称为手铃、宝铎、风铎,用金、铜、铁等金属所制造,呈钟形,内系铜珠,顶端有柄,形状不一。在经典中经常提到铃铎,而且千手观音一只手执持宝铎所以铃铎最早出现在印度。

  密教修法的时候,为了惊觉诸尊,或使其欢喜,即振铃发声。铃有惊觉、欢喜、说法三意。鸣铃以供养诸尊,称为振铃。因为,铃的柄是采用金刚杵的一部,所以称为金刚铃。铃有五种代表五智五佛:独钴另铃、三钴铃、五钴铃、宝铃、塔铃(率都婆铃)。铃则是代表说法,金刚铃则为最后一尊金刚铃菩萨的三昧耶形。

  在现代寺院中,手铃的用场最常见是在“瑜伽焰口施食”坛场,在汉传佛教中,铃主要是用来引魂,礼忏和指挥唱赞念诵,庄严韵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