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四册 佛教史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四课 文选

  第二十四课 文选

  一、燕诗示刘叟唐·白居易

  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时亦尝如此,故作燕诗以谕之。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弊,心力不知疲,须臾千往来,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日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声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作〈赏花〉及〈新井诗〉叙述世人的浮华与谗佞,得罪权贵,被贬,最后卒于洛阳香山。其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中年归佛,亲近高僧,从受净戒,修习禅法。其奉佛的虔笃及其佛教思想,可由其遗编中看出。据其晚年自撰的醉吟先生〈墓志铭〉载,生平的志行概为「外以儒行修其身,内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太和六年(八三二)重修洛阳香山寺,并与洛阳佛光寺如满禅师结香火社以修佛事,发愿往生西方,不怠不惰,以迄终年。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二、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

  .李绅,唐朝江苏无锡人。字公垂。为人短小精悍,尤有诗名。举进士第,擢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共号「三俊」。受穆宗召为「右拾遗」,武宗时,迁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著有《追昔游集》。

  三、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七七二-八四二),唐朝河北中山人。字梦得。自称刘郎。因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以进士官至集贤殿学士。工文章,尤精于诗。曾撰〈大监禅师碑〉(六祖惠能禅师)、〈毗卢遮那佛华严世界图赞序〉。著有《刘宾客文集》、《刘宾客外集》。

  四、垂训诗唐·元真禅师

  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问谁?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闲中检点平生事,静坐思量日所为,

  常把一心行正道,自然天地不相亏。

  .元真,即唐朝洪州上蓝院(开元寺)令超禅师。

  五、传心偈唐·裴休

  心不可传,以契为传;心不可见,以无为见。

  契亦无契,无亦无无。化城不住,述额有珠。

  珠是强名,城岂有形?即心即佛,佛即无生。

  直下便是,勿求勿营。使佛觅佛,倍费功程。

  随法生解,即落魔界;凡圣不分,乃离见闻。

  无心似镜,与物无竞;无念似空,无物不容。

  三乘外法,历劫希逢,若能如是,是出世雄。

  .裴休,唐代河南河源人,字公美。为宣宗时宰相,曾师事沩山灵佑、宗密、黄檗希运等禅师。又奏请建寺,并施自宅为寺,亲送爱子出家。晚年斋居诵经,世人美称为「河东居士」。编撰有黄檗禅师与其弟子间问答的《传心法要》、《宛陵录》等。

  六、道不在语言文字宋·罗大经

  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泉者不能绘其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然则言语文字固不足以尽道也。

  .罗大经,宋朝江西卢陵人。字景纶。官至容州法曹掾。著有《鹤林玉露》。

  七、门铭宋·吕夷简

  古者盘盂几杖,规戒存焉!今为门铭,窃类于此。

  忠以事君,孝以养亲。宽以容众,谨以修身。

  清以轨俗,诚以教民。谦以处贵,乐以安贫。

  勤以积学,静以澂神。敏以给用,直以全真。

  约以奉己,广以施人。重以临下,恭以待宾。

  贯之以道,总之以仁。在家为子,在邦为臣。

  斯言必践,盛德聿新。勒铭于门,永代书绅。

  .吕夷简,宋朝安徽寿州人。字坦夫。进士及第,官至刑部郎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殿大学士、太尉。封许国公,卒谥文靖。曾奉诏撰辑《大藏经目录》及《景佑新修法宝录》。

  八、仁寿堂说元·吴澄

  仁者寿,天地生物之心曰仁,惟天地之寿最久。圣人之仁如天地,亦惟圣人之寿最久。夫人之全德固未易全,然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而非仁者。得其一,亦可谓仁,亦可得寿矣!予尝执此,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洪者寿,貌之长厚者寿,言之肫恳者寿。盖温和也、慈良也、宽洪也、长厚也、肫恳也,皆仁之一端也。合杨杜翁,年八十有二,一乡称善人,名所居之堂为仁寿,予虽不识翁之面,其必温和者与,慈良者与,宽洪而长厚,且肫恳者与!五者有其一,已宜寿,况有其二、三、四、五者乎!今年秋,识翁之子于京师,获见时贤所赠仁寿堂记,于是推仁者寿之理而为之说。

  .吴澄,元朝江西崇仁人。字幼清。官累至国子监、翰林学士。曾总修英宗实录,勤于讲学,四方负笈者千数百人。卒谥文正。于《易经》、《尚书》、《春秋》、《礼记》等各有纂言,著〈学基〉、〈学统〉二篇。

  九、一世歌明·唐寅

  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过了中秋月不明,过了清明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须满把金樽倒。

  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唐寅(一四七○-一五二三),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明代书画家。江苏吴县人。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曾举乡士第一,进士解元。画名甚高。又长于诗文,有《六如居士全集》传世。

  十、本箴明·王锡爵

  孝弟为立身之本,忠恕为存心之本,立志为进修之本,读书为起家之本,严肃为正家之本,勤俭为保家之本,寡慾为养身之本,慎言为远害之本,节欲为却病之本,清谨为当官之本,谨厚为待人之本,择友为取益之本,虚心为受教之本,自修为止谤之本,凝重为受福之本,一经为教子之本,积善为裕后之本,方便为处事之本,权宜为应变之本,胆略为任事之本,实胜为得名之本,圣贤以心地为本,君子专力于务本。

  .王锡爵,明朝江苏太沧人。字元驭,号荆石。嘉靖年间进士,万历初掌翰林院,累官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卒谥文肃。著有《王文肃集》及疏草。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