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福建寿宁三峰寺


  地理位置

  三峰寺位于寿宁县城西南部,离城约一公里。

  寺院简介

  三峰寺位于寿宁县城西南部,离城约一公里。寺周四面环山,寺后如荷花倒置,寺前面有三个小山峦,故名。

  寺院历史

  约建于后梁开平三年至后唐清泰二年间(909~935)。宋淳化元年(990),宋朝礼部尚书陈洪轸扩建。明永乐元年(1403)重修,景泰年间扩建法堂、两廊与钟鼓楼,嘉靖二十二年(1543)又扩建疏林小径亭,重架门楼。初名“东华禅寺”,后奉敕改为“三峰大梵宾林禅寺”,明代更名“宝林寺”,寺田达320亩,是寿宁县创建最早的寺院。

\
福建寿宁三峰寺


  寺院格局

  全寺占地16亩,主建筑有大雄宝殿、大王殿、万寿宫、法堂,念佛堂、钟楼、鼓楼、藏经楼、方丈室等大小殿堂楼阁13座,面积3510平方米。山门外有163米长、9米宽的青油石路,俗称“金街”。路中设金街亭、更衣亭、三门亭。寺内有一眼泉水,清洌味甘,长年不涸。还保留着宋代壁画“五爪黄龙”和“双龙抢珠”,以及万历戊申年(1608)知寿宁县事卢陵张文龙草书《三峰寺秋日》诗四首。还有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该寺亲笔题书“万德庄严”墨宝。整个寺院建筑布局极为精巧。登山步道是由东而来的,穿过寺庙的牌坊约莫再行二百米的距离就来到了寺的山门。寺的建筑却在这转折了九十度,由东折向了往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有门楼、大雄宝殿、万寿宫。寺后右边有宗伯家庙。门楼面阔七间43米,进深9.8米。中间为天王殿,两边为膳堂、客堂等,木构,悬山顶。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木构,重檐歇山顶。万寿宫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木构,双坡顶。

  据记载:历史上三峰寺香火旺盛时,有僧众百余人。抗日战争时期,福州鼓山涌泉寺老僧明洁法师(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毕业,学士),也曾在此寺任过住持,并担任寿宁县佛教分会第二届理事长。明正德年间(1506~1522),出过首座“僧玉明”,设过佛教活动中心“僧会司”,许多僧众来这里诵经礼佛,为此佛事活动位居闽浙边界之冠。I958年该寺经省批准为对外开放寺庙。1985年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改建三峰寺大雄宝殿时出土有一高52厘米、宽27厘米、长32厘米的石香炉,炉身正面刻“三峰寺”3字,背面刻有龙的浮雕图案,炉耳刻“大宋开宝乙亥年孟秋月僧献”。1999年,县政府拟十年规划,组织民间投资,在三峰寺周边建造公园,占地面积40.4公顷。目前,公路已修通直达寺门,并修建瞭望成亭、长寿亭以及弥勒菩萨塑像等。三峰公园的建成,为三峰寺增添了新的景点,它将成为寿宁县城关人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