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林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福建思明紫竹林


  地理位置

  位于金榜公园内

  寺院简介

  紫竹林原名“宝山岩”,又名“董内岩”,位于金榜公园内,榜山,因“色黄如列榜”而得名,唐宋时耸立于员当港畔,海水直至山下。如今,金榜山是金榜公园的“海滨邹鲁”景区,占地五公顷。包山岩以岩形肖“向天狮”,为禾岭十八狮之一,其地复称“社后向天狮”。传说明末里人吴善士掘土得宝,因就地建寺供佛。

\

福建思明紫竹林

  寺院历史

  清康熙年间(1662—1722),有光隐和尚竹杖斗笠,飘然飞锡,数年间重兴梵宫柰苑。平日除诵经修持外,率徒穷耕力食,不与人世争名利,独著高风。释光隐积46年衣钵之资购置田园,以为本岩子孙斋粮。岩左后方有“圣泉”石刻,岩下石罅中清泉涓流,据清乾隆《嘉禾名胜记》载:“宝山岩……地甚幽僻,旁有泉,曰‘圣泉’,相传宋幼主尝掬饮之。”

  岩泉于清初兵燹。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有同安寺光隐和尚居此重兴寺岩,并就地购置寺田,与门徒耕耘自食,笃修圣道,并于岩侧勒石告诫诸徒:“严守田产,持行农禅,躬耕力食,不与世人争利。”清末民初,殿堂因蚁虫蛀蚀倾危,蒋以德居士及地方董事集资于高昂地带重建大殿及僧舍寮房。岩后山有古道,清嘉庆二十五年(1815),乡人张永标出资修造,自董内岩边起,至向天狮山后止,并自为题记,勒石于后山“古道春荫”附近崖石上。

  寺后有天然洞穴名“白云洞”,为历代高僧隐居静修之所。民国十六年(1927),退位总统黎元洪应宝山岩住持释明心之请,为题“白云洞”。在此前后,十方善信鸠资重修。二十八年,释妙正皈依曹洞宗觉斌和尚,为岩寺主持。时住寺僧侣1人,居士1人,佣工1人,寺院占地566.75平方米。后来转换为黄檗宗僧人住持。

\

福建思明紫竹林

  寺院格局

  1991年市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翌年划拨近5000平方米为修复用地。1994年,台湾香光尼众佛学院院长比丘尼悟因尼师捐赠人民币200万元,建造紫竹林寺大雄宝殿。1996年市政府复拨2000多平方米山地,作为闽南佛学院尼众部配套设施用地,新加坡、香港钟氏家族钟江海、钟明辉、钟辉煌、钟琼林、钟顺德及其夫人钟陈淑琴诸大德居士捐赠人民币650万元,肇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法师楼、常住楼、五观堂等5座楼房。1998年,钟氏家族又捐款200万元,建造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的学院图书馆。至是,作为闽南佛学院尼众部紫竹林寺占地总面积17800平方米,严严翼翼,蔚然大观。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