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佑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承德普佑寺
河北承德普佑寺山门

  地理位置

  普佑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署山庄内。为通过宗教渠道加强内地与蒙藏地区的联系,提高喇嘛文化素质,清廷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普宁寺东建立了喇嘛诵经的札仓(即寺院的附属经学院),此经院即成为后来的普佑寺。

  寺院简介
 

承德普佑寺
河北承德普佑寺佛像

  普佑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署山庄内。建普佑寺之前,承德己有三座皇家寺庙,驻有大量喇嘛。为通过宗教渠道加强内地与蒙藏地区的联系,提高喇嘛文化素质,清廷于乾隆二十五年(176o年)在普宁寺东建立了喇嘛诵经的札仓(即寺院的附属经学院),此经院即成为后来的普佑寺。普佑寺由普宁寺住持代管,宗教生活附属于普宁寺。乾隆时期,普佑寺设“四学”,相当于现今的系,开讲显宗经学、密宗经学、历算学和医药学。

  普佑寺是承德外八庙喇嘛的"经学院"(藏语称扎仓)。学习内容分为显宗、密宗、医学、历算四大部分。这里不但培养外八庙的喇嘛,蒙古各部的喇嘛也选送到这里学经。学经费用全部由清政府提供。当时,这里不仅是喇嘛云集研习佛教经典、理论的 经学院,也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寺院历史

  普佑寺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这一年适逢乾隆皇帝50寿辰,其母皇太后70寿辰的喜庆之时。又值清军出兵西北,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这是继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后又一次取得平定叛乱的胜利,从而彻底结束了西北边疆地区90年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给各族人民带来了和平。

  寺院格局
 

承德普佑寺
河北承德普佑寺释迦牟尼

  1964年,普佑寺因雷击起火,大部分建筑毁于火灾,当时仅存山门及四座配殿。经过整修的普佑寺,己于1996年6月27日正式向游人开放。

  普佑寺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坐北面南,布局呈长方形。平面布局打破了传统的"伽蓝七堂"的 汉式手法,天王殿居中,前建佛堂,后又增添了凹形经楼,使其前后形成二层院落,布局十分严谨。殿内供奉的佛像,也与其它寺庙不同,有汉式的,也有藏式的。是外八庙中别具一格的庙宇。

  2006年05月25日,普佑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承德普佑寺
河北承德普佑寺观音像

  寺庙的建筑式样以汉族为主,但布局独特。普佑寺与普宁寺围培相连,东西59.3米,南北116米,占地面积0.68公顷。山门与普宁寺山门平行,面宽五楹,进深三间,两侧设腰门。山门正北是大方广殿,面阔七楹,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大方广殿前檐联“妙相现庄严仁敷华梵,慧因资福德喜洽人天”;殿内题额“大千功德”。有联“法演大乘妙因宗海藏,福覃诸界慈愿溥恒沙”。殿前东西为配殿,各三楹,组成一进院落。院落前为天王殿,面阔三楹,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二进院落前为天王殿,面阔三楹,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两侧设腰墙、腰门。

  寺院文物

  天王殿北为法轮殿,为寺内藏经楼。面阔、进深各七间,周设廊,方形重檐攒尖顶,黄琉漓瓦覆顶。下有须弥座台基,北各出三阶,东西各出一阶,三排列柱沿方台环布,老檐柱间装菱花隔扇。南北正中三间、东西正中一间设门,其它各间设槛窗。上檐施七踩单翘单昂斗拱,向内收进两步架;下檐施五踩单翘单昂斗拱。殿内施井口天花,四角用抹角梁,形成八角井口,中心起方形藻井。殿内供释迦牟尼鎏金铜佛。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五楹。法轮殿后为“n”形经楼,两层,面阔十三楹,硬山屋顶,前檐出廊,由廊庑与东西配殿相连,二层柱间设围栏,檐部额枋以雀替支撑,腰檐挂滴珠板。下层柱间倒挂楣子,两端装饰花牙。原内有造型各异的罗汉像500尊,现仅存170尊,为国家级文物。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