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口西本愿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虹口西本愿寺
虹口西本愿寺遗址

  寺院简介

  原为日本佛教庙宇西本愿寺上海别院。日籍建筑师冈野重久设计,岛津工作室承建,1931年建造。仿日本西本愿寺式样,呈印度佛教建筑特征。坐西朝东,马蹄形的拱形大厅,沿街东山墙置巨大拱形莲瓣券面,巨大的浮雕莲瓣由外向内侧排成扇形,围绕着中央的窗户。莲瓣的外缘为半圈草纹浮雕,顶端隆起,高踞其巅的狮子雕像已毁。窗户的下缘为连成带状的10块长方形浮雕,饰有不同的禽乌。带状纹样和下方的莲花纹样之间有一大块高浮雕,表现热带丛林中白象出没,众僧膜拜的情景,已于“文革”中被填平。券下有上下3行圆形莲花浮雕,每行7朵,共21朵,朵朵形态不同。该寺于1906年8月在文监师路(今塘沽路口)114号开院。次年设立龙谷会,开始对中国人传教。

  寺院历史

  清光绪九年(1883年)7月,西本愿寺别院上海分院(上海人称东洋庙)从北京路499号迁入武昌路3号(今武昌路380号)新址,人称“东本愿寺”,宣统二年(1910年)10月,在北四川路1052号开设支院。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西本愿寺又在文监师路(今塘沽路)114号开院。民国19年(1930年)4月,在今乍浦路439号和471号,另建西本愿寺上海别院,人称“西本愿寺”,由冈野重久设计,岛津工作所承建。

  1931年在现址新建该幢穹形花岗石寺院,作为参拜神道、僧人住所和暂存骨灰盒之用。1944年增建九层高佛塔。在抗日战争期间,该寺不仅藏有大量军火,而且多次为侵华战死日军举行“和军大超度”活动,大门口还挂有“英灵奉安所”的木牌,将战死者的骨灰盒集中存放,定时中转去日本。充分反映西本愿寺“神国”思想和侵略帮凶者的面目。抗战胜利后佛塔废,寺房一度作和平博物馆。现已改为他用。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