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善小而不为

古人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环顾身边,可行善事比比皆是,就看你怎么做。

节约用水、用电等等节约能源之举,可以使其他需要的人得到这些资源,就是行善;言语温和,与人和睦相处,等于净化了周围的人文环境,也是善举;讲究卫生,不乱扔废弃物,爱护花草树木,环境因此而更美好,当然也是善举。

公交车上让位于老人孕妇,路遇行人时候热心指点,些微小事,举手之劳,却都是善事。

富豪千金捐助,是为善举;乞丐将自己乞讨的零钱捐献,亦是善举。善不分大小事情,只要心存善念,所行与人有益,即为善举。

与人为善、敬爱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敬重尊长、爱惜物命等等,无一不是行善积德之举。

帮助别人并不一定非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后才去为之,力所能及的援手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与不吝施舍的富足者相比,那些具有慷慨之心的穷人往往比前者显得更为伟大与高尚,尽管他们的援助是那么“微不足道”。

助人之人因为做了善事,心境平和,所以更快乐,更易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传,唐代宰相裴度未做官时,因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只得寄居在山神庙中。有一道人为裴度相面,断定他命该横死。一日裴度在庙中捡到两条玉带,他一直等着,直到有人来认领,就在裴度送失主出门之时,山神庙倒塌,裴度得以逃脱横死厄运。后裴度赴京赶考,得中状元。

所以,很多人著书立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感召更多的人积德行善。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学问修养,为教育子孙而作《了凡四训》,告诫后人要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标准,改过迁善,要行善积德等等。数百年来影响了无数人命运,流传至今,成为了东方第一励志宝典,修身养性古书今读之必备。被誉为是“治国立家、泽被后人的训子家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行小善,乃积大德。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