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物的调和

圣严法师 | 作者:圣严法师 [投稿]

  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 - 心与物的调和

  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

  心与物的调和

  哲学上有所谓的「唯物论」和「唯心论」,但是心和物其实是分不开的。人的心,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人的身体、所处的生活环境,则是属于物质层面的。人在环境的互动,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所以人不能够离开物质,无形的「心」如果离开了有形的物质,就不能具体表现;同样的,在物质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心做为主宰,就容易为物所迷,失去自我。

  我们不但不能把心和物质分开来看,也不能单只偏重某一方;如果只偏重某一方,生命一定会出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偏重物质的层面。譬如很多人常常将自己的价值等同于外在物质的好坏,以为穿漂亮的衣服、坐豪华的车子,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就会提高一些;银行里存的钱够多,就认为自己的未来更安全、更有保障,这就是完全把自己依托在物质之上。

  事实上,物质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可是我们却常用物质来衡量自己,用物质的价值来判断一个人的高低。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可是很多人都没有察觉到。

  一个人如果太偏重物质,放弃内在「心」的功能,放弃了用「心」去体验,而只知道追求物质、依赖物质,甚至把所拥有的物质当成自己,很容易就会变成物质的奴隶,就成了名符其实的「认贼做父」,偏重钱的就成了守财奴,偏重享受的就养成了虚荣心,对于自己的人格成长或心灵升华毫无助益,这就是所谓的「役于物」。

  虽然我们不能过分追求物质,但也不能完全偏于心理。在中国文化传统里,对「心」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不论是儒家或是道家,都对「心」有很丰富的阐释。佛教从印度传来之后,与「心」有关的观念,也有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我的理解中,儒家是人文主义者,道家是自然主义者,而佛教则是因缘主义者。人文主义的儒家所主张的心,其内涵是「仁」,仁爱的仁;道家的心指的就是「道」,透过心来发挥、发扬道。

  就佛教而言,心也是「因缘」所成,它具备一种实践的力量,称之为「业」。可是如果能转变凡夫的烦恼心为圣人的智慧心,那就不是「业」了,而称之为「道」,又叫作「菩提」。可是佛家的「道」跟道家的道不一样,道家的道是自然,而佛教的道则是「智慧」,是「解脱」。

  儒家、道家和佛教,对于「心」的看法虽然不尽相同,可是他们的目标或出发点,则都是希望能转变人的气质,把人从物性转为人性,然后超越物性与人性的对立。这种超凡入圣的过程,佛教称之为「解脱」,道家叫作「回归于自然」,于儒家就叫作「成圣成仁」。由此看来,各家虽然名称不一,终极目标不同,但对心的重视却是相同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