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的奥妙

禅宗思想 | 作者:张杰 [投稿]

张杰

佛教,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充当“反面教员”的角色,至今仍有不少人把它和迷信连在一起。其实,佛教教义中包含有许多深奥绝妙的哲理。仅就“诸法皆空”来说,人们常把它看作是一种超凡脱俗、悲观厌世的世界观,可是,只要我们用心品味,一个“空”字,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含无穷的乐趣。

传统美德向人们提出一个心灵之“空”。有道是人到无求品自高,只有忘掉赏罚毁誉,摒弃私心杂念,排除外界干扰,使得心灵空明虚静,才能具有崇高的品德。读书治学,只有“虚怀”以求,广征博采,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交友待人要有容从之量,心灵上时时为别人留出一个“空间”,此谓“宰相肚里能撑船”。

建筑学离不开空的研究与设计。空间大而直,气宇轩昂;空间小而曲,幽雅含蓄。长廊亭榭四面留出大面积之空,宜乎纵目;楼台馆阁靠门窗之空沟通内外,即可“开窗放入大山来”,开阔视野,又可“闭门推开窗前月”,自成一统。北京四合院中间有个共享大空,便于采光通风,感情交流。

文学艺术领域更讲究空的作用。国画小品,往往只画一座凉亭,两树垂杨,再有日抹远山。余下的大片空白,是天?是水?是云霓?是雾霭?由你想象,从而产生无形之画,取得“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美学效果。古代诗歌也十分注意在字里行间留下空白。《陌上桑》写罗敷的美貌是通过行者、耕者、少年见到罗敷的举止来表现的,正面一笔未着,于她的身材容貌处留下了空白。正因为作者“不著一字”,才使得历代读者能在心目中塑造出一位合于时代审美观的采桑美人,胖瘦如意,高低随人,从而“尽得风流”。观看京剧,大将出场总是先用紧锣密鼓的“急急风”布置气氛,在舞台上先形成一个场上空白,进而达到突现题旨、升华意境的作用。

就连打仗,也离不开“空”的艺术。兵家对垒,高明的指挥员每临强敌绝不轻易出击,单等鼓足勇气后发制人;优秀的射手,面对乱飞的群雉总是“盘马弯弓惜不发”,他要选择最好的时机显示自己精湛的射技。

由此可见,一个空字,对我们察人生、反省理性、分析概念,有着多么绝妙的魅力。只要仔细品味,佛家的许多教义都有着如此奥妙,真可谓佛法无边! (《禅》杂志90年第三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