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发现明代寺庙碑 对书法篆刻艺术有参考价值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中国佛教禅宗网讯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镇长乐行政村杨柳坞自然村村民张友成家发现了一块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的“重建杨柳庙记”碑。此碑的发现,对于研究明代书法、篆刻艺术、明代社会生活宗教活动及明初中期行政区划设置等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此碑为青石质,由碑身和碑座两部分组成。碑身圆首,高167厘米,宽65厘米,厚16厘米。碑座呈梯形,碑额阳文篆书“重建杨柳庙记”6字。正文自左至右共15列,共计482个字。该碑正文为阴文楷书,文字俊秀,碑阳无撰写者姓名,因碑身巨大,无法翻动,碑阴有无文字暂时不知。

据查《瀫西长乐金氏宗谱》得知,此碑记为太仆寺寺丞祝献撰文,详细记载了重建砚山杨柳庙的前因后果、倡建者、建筑规模及建后效果。碑文中说,原砚山之巅曾建有社庙“兰溪瑞山乡长乐,旧有社庙建于砚山之巅,因所居峻险,而为风雨震凌,岁久栋宇倾圮”。景泰(1450-1456)初,长乐村人辽府长史金正,在宗祠瞻仰祭拜祖先时,突发重建社庙之想,于是在“砚山之麓,平衍明秀之处”舍出家中之地作为建庙的地基。后其弟金以濂倡导并率先捐出钱财,“乡之尚义者多出金帛,鸠工市材”。

此庙于景泰三年(1452)十月开工,竣工于六年(1455)九月,建起了正殿三间,前庭三间,东西两廊各四间的殿宇。“门植土宜杨柳,因名杨柳殿”。此殿落成后,成为当地乡民祈福禳灾、迎神赛会的宗教活动场所。“殿既成,乡民春以祈,秋以赛,人神交感”,“民有疾疫,岁有灾荒,祷之于神,则病以之而痊,旱以之而雨”。

来源:金华日报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