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城金藏》校编工程座谈会在上海召开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中国佛教禅宗网讯 2010年5月28日,由上海世界书局、复旦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龙华古寺、北京古今慧海文化信息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赵城金藏》校编工程座谈会在上海复旦大学隆重召开。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社长张晓敏,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雷泉教授,上海世界书局常务副总编徐忠良,上海龙华古寺金藏编委会负责人崇林法师、北京古今慧海文化信息交流中心负责人李家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允吉,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林世田,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际宁,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赵城金藏》工程编委会主编李富华,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副研究员何梅,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林国良,中华佛典宝库网站负责人刘京民等知名专家学者三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赵城金藏》是金代解州天宁寺的私刻大藏经,因此正确的名称应叫《金藏》,但由于它是1933年在山西省赵城县霍山广胜寺发现的,故俗称《赵城藏》,或称它《赵城金藏》。《赵城藏》是我国第一部木刻本大藏经《开宝藏》的覆刻藏,在《开宝藏》和《契丹藏》基本亡佚的情况下,它是至今发现的我国历史上最古老、最珍贵的大藏经版本。全藏收经总数共计1565部,6962卷,约6千万字,是宋元时代各版大藏经中收录经籍最多的一种,也是现存宋版大藏经中保存最多的一种。其中有46种249卷是其他大藏经不曾收录的稀世孤本,这部分经籍曾以《宋藏遗珍》之名在上个世纪40年代先期公诸于世。《赵城金藏》自1949年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后,经过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大规模的修复,已成为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因此,《赵城金藏》无论版本价值还是资料价值,都居现存诸藏之首,是佛教大藏经电子化工程的首选版本。

据悉,《赵城金藏》电子文本校编工程于2006年4月启动,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赵城金藏》第三期成果已完成结集,收入大乘五大部109部经典,共计1268卷,1072万字;《赵城金藏》电子覆刻本1.0版(竖排)已顺利完成,收入整部《赵城金藏》,共计1570部经,近50000页。

《赵城金藏》校编工程座谈会的召开,旨在向各界专家汇报金藏校编工程的进展,广泛征集建议与意见,论证《赵城金藏》校编工程的历史意义及藏经图文对照版的出版可行性与学术价值。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就此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目前学界普遍认可电子佛典的应用,重视佛典电子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赵城金藏》校编项目是大陆佛典电子化制作时间最长、成果最突出的工程之一,在电子佛典的应用流通、疑难字积累、经文校勘、技术平台开发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尤其是该项目首次制作完成了古本大藏经的电子覆刻本,此项成果必将在佛教界、学术界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中国佛教史、藏经流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