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珍宝:国画大师溥儒《舌血画 释迦牟尼坐像》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溥心畲(溥儒)先生的舌血画释迦牟尼坐像,画长60厘米、宽40厘米

中国佛教禅宗网讯 溥心奢(1896-1963),名儒,即爱新觉罗·溥儒。北京人,满族,是清末恭亲王奕昕之孙,为民国时期一代书画大家。

溥氏自幼即受到传统严谨的礼教薰陶,他的个性又内向好学,因而打下了深厚的学养基础,也使他背负了传承文化道统及国家情感的重大压力与使命感。他天资颖悟,用功又勤,19岁赴德国留学,研习生物与天文等西学,前后在德国八年,也获得了极高的学术肯定。1949年去台北.曾任教于台北国立师范大学。

“舌血画”非常罕见。作画者,必须提前半年禁绝食盐,于每日清晨,斋戒、沐浴后,用针刺舌尖滴血入杯,还要经过特殊处理,防止血液凝固,然后才能蘸笔而作画。

这幅画,是溥心奢先生为纪念、超度自己去世的母亲而作,历时半年之久,是溥儒先生呕心沥血之作。线条勾摹流畅,笔法细腻,堪称溥心奢画作中的绝版珍品,具有非常高的艺术造诣和收藏价值。最为难得的是,这幅画虽然历经数十载,颜色依然殷红如新。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谚语。千百年间,潭柘寺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优美的风景、神奇的传说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清康熙皇帝更为其定名“敕建岫云禅寺”,使其成为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

潭柘寺于1980年8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并于1997年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古树名木、鲜花翠竹遍布寺中,以古迹众多,风景优美吸引着四海宾朋、八方游客,旅游服务设施完备,是京郊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稿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