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发现重要文物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价值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中国佛教禅宗网讯 10月16日,记者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长安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上堡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玉皇坪南静池遗址、十里庙摩诃慈恩寺遗址等多处重要文物遗址。其中,十里庙摩诃慈恩寺遗址内五尊唐代“石造像”保存完好,对研究该地区佛教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工作人员介绍,在长安区进行文物普查时,杨庄乡上堡子村东台地上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长约4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物遗存主要有盆、钵、罐、瓶、瓮、缸等陶器,小件器物有陶环、石斧等。根据遗物特征可知,上堡子遗址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晚期。该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秦岭山前丘陵地带仰韶文化聚落形态、分布规律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另外,在太兴山南寺岭之上发现了“十里庙摩诃慈恩寺遗址”,该遗址坐南朝北,东西长约50米,南北长约60米,现存遗物有五尊石造像等。五尊石造像位于新修大殿内,佛祖、观音、大势至三尊造像位于祭台上的玻璃柜内,两尊护法立于地面左右两侧。三尊佛像均结跏(jiā)趺(fū)坐(盘腿而坐,脚背放在大腿上,是佛教徒的一种坐法),全身被镀黄、红彩绘;两尊护法均头戴僧帽,颈部有断裂痕迹。石像均面容丰满,体态丰盈,具有典型的唐代石造像风格。考古专家介绍,“十里庙摩诃慈恩寺遗址”及现存的五尊石造像,对研究太兴山区佛教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同时,因太兴山本为道教名山,而摩诃慈恩寺为佛教寺院,故“摩诃慈恩寺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当地佛教与道教之间的关系、兴衰过程具有极高的价值。(稿源:三秦都市报)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