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700人合葬墓现长沙 印证太平军入湘战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周围建筑已将“陕西忠义官兵墓”本体层层封堵,根本无法看清其全貌,而墓冢封土则成为周围居民倾倒垃圾的场所。图左石碑为该墓界碑,中间杂草丛生的地方即墓本体。均为吴文峰摄

●该墓为长沙目前发现的埋葬人数最多的合葬墓

●它印证了太平军进军湖南征战史

●合葬墓无人管理垃圾遍地现状堪忧

●专家认为其属文化遗产,对研究长沙清晚期异地阵亡将士墓葬形制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应予以保留和保护

日前,市文物局在长沙城区石马铺赤冈岭一带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一处与太平军攻打长沙有关的重要历史遗迹——清陕西忠义官兵墓,这座由花岗岩砌成的大型合葬墓埋葬了700余名与太平军作战阵亡的清朝绿营兵。令人遗憾的是,该墓现在被民房层层封堵,墓碑去向不明,墓冢几乎已被垃圾、杂草掩埋。

采访中,有市民质疑是否需要保护清朝军队墓葬?专家认为,其见证了太平军进军湖南的历史,是长沙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视为重要的文物遗存予以保留和保护。

现状堪忧:合葬墓无人管理垃圾遍地

陕西忠义官兵墓位于雨花区雨花亭街道石马村。前日,记者与文物局工作人员一同进行了调查。记者看到,周围建筑已将墓本体层层封堵,从外部根本无法了解其全貌,有些房屋建筑甚至直接以墓帷为墙基,而墓冢封土则成为周围居民倾倒垃圾的场所,杂草丛生,蚊虫遍布,仅一块界碑露在外面。锄掉杂草后,才可以看见墓两侧麻石上雕刻的“陕西忠义官弁兵夫合葬墓”字样。

住在附近的石马村村民蒋红民告诉记者,墓周边现有住户6户,房屋均是近20年来修建起来的,自己小时候常在这一带玩耍,印象中,墓葬规模很大,用麻石砌成的前坪很宽敞,有4块墓碑,一块界碑,现在,其余的墓碑去向不明,有可能建房时被掩埋在地下。

据调查,该墓占地面积150余平方米,墓葬坐东南朝西北,寓意朝向陕西,形制为晚清时期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阵亡官兵合葬墓。主要由墓庐(已毁)、围栏、墓帷、两侧祭台、墓冢、墓碑等组成,墓葬为花岗岩结构,造型古朴庄重,是长沙地区目前发现的埋葬人数最多的合葬墓,对研究长沙清晚期异地阵亡将士墓葬形制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但由于陕西忠义官兵墓一直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录,长期以来无人管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