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出家 包容精神回家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近年来,大学生出家常常是传媒追逐的焦点,今年北京市北大数学系毕业生柳智宇拒绝美国名校邀请,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选择出家为僧,社会各界议论纷纷,都认为这是一个太大的损失。

北大数学系毕业生柳智宇拒绝美国名校邀请,出家为僧的消息在各大论坛传播。柳父则表示,柳智宇暑假曾回家,八月回京后联系不上。(9月7日《长江日报》)

如果柳智宇出家情况属实,作为一位父亲,我也像柳父一样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毕竟抚养一个孩子不容易,谁都不希望长大了飞得不见人影。这方面别说凡夫俗子,就连佛祖释迦牟尼的父亲也未能免俗,他同样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出家。

常人眼里,孤灯清影的佛家寺庙自然无法与红尘滚滚的美国名校相提并论,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想当年,释迦牟尼主动放弃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时并不觉得苦,反而苦中寻乐,自得其乐。如果释迦牟尼谨承父愿安心享福,世上就可能多了一个绩绩无名的贵族,少了一个大彻大悟的佛祖。两相比较,释迦牟尼出家的成就更大。

当然,我非“宇”,不知“宇”之乐,更非先知先觉,不知柳智宇是出家的成就大,还是治学的成果丰。然而,很欣慰,当其前途和命运都不确定的时候,大家没有过多指责,没有一棍子打死,反倒比较宽容、理解。他的北大同学说,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他的高中老师则希望人们“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样的事”。网友们的留言也多种多样,其中理解支持的不少。

也许经过前几年北大学子卖肉等事件的精神洗礼,世人成熟了不少,看问题不再片面,评价成功的观点不再单一。做学问可以成才,卖肉亦能成器;入世能够成功,出世照样成仙。即便碌碌无为、毫无建树,谁也无权剥夺个人选择的权利,应该尊重他人选择,尊重他人生活方式。佛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许天下本无事,都是庸人自扰之。看淡了,想开了,遇事便不会大惊小怪。看远点,想深点,碰到难题就不会惊慌失措。

兼容并包是北大的精神内核。人们对北大才子卖肉、出家等行为的理解和包容,正是北大精神的延伸和拓展,契合现代社会日益多元的思想、文化、人生观、价值观。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