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月饼说起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那天,朋友邀请喝茶,一起去了虹桥盛世莲花广场一家叫叶露滋华的茶室,没想到在那里却看到了茶月饼。本以为,茶月饼大概还是月饼,只不过月饼的馅子和皮与茶沾上一点关系,没料到打开以后竟然看不到月饼的内容,完全是茶,它是把普洱茶做成了月饼。我并不认为这是店家的“狡猾”,为他们的“离经叛道”而愤懑,相反从他们的创意中闻到了缕缕清香。

  作为流传千年的中华习俗,月饼不仅仅为了饱口福,它还承载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期盼人团圆、家平安、国昌盛。但时下,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思量,中秋赏月吃月饼仿佛成为人们一道难解的心结:一方面它是数千年中华民族的古老习俗,是一种文化礼节,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赏月吃饼,思念亲人,思念故乡,表达亲情友情;另一方面,随着时光演变,它所承载的外在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月饼的形式越来越繁复,越来越沉重,且有点变味。如前些年,月饼就有一种背离主题的夸张,本末倒置时有发生——月饼礼盒里配有高级烟酒,人参燕窝,甚至完全不沾边的金币、高级打火机等,许多食客买椟还珠。

  时代进步了,我们对节日内涵的理解也应与时俱进。民众对月饼不仅有外观多样化的需求,更有内涵充实的需求。配方科学合理,外观温馨创意的月饼,应该是我们享受美食和表达礼数的更高境界。

  窃以为,礼数有时就像秦少游给苏小妹的情诗所描述的;“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果心在,情义在,就不必集中在节日轧闹猛。只要你喜欢,随时可以买,可以吃,尤其像鲜肉月饼,一年四季都不断,趁热吃,反而更美味。

  在现实生活中,月饼有时会成为一种“累”,表达亲情或友情自然要“互动”,要礼尚往来。送来送去,月饼就成了积压产品。月饼这种口味浓郁的食品,食多会腻,多嚼无味,而弃之又可惜,所以出新出奇才能长久吊人胃口。

  茶月饼不一定是完美的,但对开拓食品创新思路不无启发。普洱茶做成月饼状,不仅没有保质期困扰,可以较长时间保存,且茶品仍属食品大范畴,并未完全走调。叶露滋华的茶月饼还有一个很温馨的附件,里边配了一对据说缅甸产的平安玉扣,其实就是外圆内通的玉佩。如果不需要,可以拒绝配套,只不过多种选择而已,这样就比较人性化,消费者也容易接受。在金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期待寄托着浓浓人情、乡情的中秋习俗变得更加有趣美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