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漕溪喝黄山毛峰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早春新茶刚上市的时候,便接到家住漕溪的朋友的来电,很热情地邀请我到那儿去喝茶,喝地道的黄山毛峰。

  朋友所在的漕溪是靠近黄山的一个小山村,曾由歙县管辖,现在在徽州区境内。据史料记载,这个地方是正宗的黄山毛峰产地,因此每年都能喝到朋友赠送的正宗的黄山毛峰茶,对于朋友邀请到当地去喝茶,我想也只是一个藉口,可能是让我去感受一下茶乡风情罢了。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在黄山,山高谷深,常年云雾,茶区遍生香花,采茶季节正是山花烂漫之时,花香熏染,好茶自然遍地都是,有屯绿、有祁红、有黄山毛峰、有太平猴魁、有顶谷大方、有松萝茶,还有近年才创出来的黄山绿牡丹,数不胜数。你哪怕走错了路,找错了人,进错了门,都会品到上等的好茶,这是好客的徽州人待人最为平常的礼节。

  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毛峰”早在三百年前就很有名,当时谓之黄山云雾。清1875年,漕溪人谢正安试制少量黄山特级毛峰茶,远销东北,遂名扬全国。黄山毛峰在二十世纪初获巴拿马金奖之后,便举世闻名。由于是漕溪人谢正安在上海创立谢裕大茶行打响了黄山毛峰,至今上海仍有一漕溪路,据说与谢家茶行是很有渊源的。

  早些年份,黄山毛峰是高档茶,每年的产量极少,大都是国家礼品茶,像我等这样的俗人是喝不上这名贵之物的。因此原先我主要是喝屯绿的。常年在徽州,生活习惯自然也随了徽州,这里色、香、味都较重的饮食习俗,对于饭后一杯浓浓的绿茶是再舒服不过的了,不仅可以去去油腻,而且对身体保健也是十分有益的。

  近二十年来,漕溪人将古籍中的工艺融合了现代技术,黄山毛峰的色、香、味、形、誉都大有进步,如今又成了“贡品”级礼物,但在漕溪这项传统技术现在几乎人人都会,我才有机会每年品尝到如此珍贵的尤物。

  记得唐代宰相李德裕曾写过一首《忆茗芽 》:

  谷中春日暖,渐忆掇茶英。欲及清明火,能销醉客醒。

  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

  循着这茶香,我便成行前往漕溪。这里确实是出茶的好地方,薄薄的轻雾飘荡在山顶,许多不知名的山花,和着红黄色的采茶女点缀在山间,整个漕溪到处被茶香笼罩着。朋友自然是用刚出锅的新茶来招待我,他一边给我沏茶,一边对我说,你一直没有喝过真正的黄山毛峰,我便目瞪口呆了,难道他送给我的不是正宗的黄山毛峰?

  其实朋友说的并非我所想,只是用自来水泡出来的茶多少有些杂味,还缺少了些甘甜之气,用当地的山泉水才能沏出绵长醇和的地道味道。我一时释然,便品起茶来。只打开杯盖,袅袅而起的香气,就让人心旷神怡,杯中的茶叶一根一根竖立着站在杯底,个个丰满,纤毫毕现,真正地道的好茶。

  古人云:茶是和,充满着怡情温柔,至善至美,茶是静,充满着清淡天和,养精蓄锐。我从喧嚣的城区来到这寂静的山间,繁杂琐碎的红尘世事,都被黄山毛峰这清纯之气荡涤而净。

  要喝真正的黄山毛峰,您还得到漕溪来一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