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茶具分类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 茶具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 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白瓷茶具

  唐代饮茶之风大盛,促进了茶具生产的相应发 展,全国有许多地方的瓷业都很兴旺,形成了一批以 生产茶具为主的著名窑场。各窑场争美斗奇,相互竞 争。据《唐国史补》载,河南巩县瓷窑在烧制茶具的同 时,还塑造了“茶神’陆羽的瓷像,客商每购茶具若干 件,即赠送一座瓷像,以招揽生意。其他如河北任丘 的邢窑、浙江余姚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四川大邑 窑,也都产白瓷茶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称。北宋时,景 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 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

  到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幽靓典雅,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 国外。 明朝时,在永乐、宣德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精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 意生动,十分名贵,畅销海外,国际上誉我国为“瓷器 之国”。

  白瓷以江西景德镇为最著名,其次如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色。 此外,传统的“广彩”茶具也很有特色,其构图花 饰严谨.闪烁有光,人物古雅有致,加上施金加彩,宛 如千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于锦缎之上,显示出金 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派。

  (2)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 在浙江,最流行的是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 六朝以后,许多青瓷茶具拥有莲花纹饰。唐代的茶壶 又称“茶注”,壶嘴称“流子”,形式短小,取代了晋时 的鸡头流子。相传唐时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发明 了一种茶碗的碗托,她以蜡做成圈,以固定茶碗在盘 中的位置。以后演变为瓷质茶托,这就是后来常见的 茶托子,现代称为“茶船子”,其实早在《周礼》中就把 盛放杯樽之类的碟子叫做“舟”,可见“舟船”之称远 古已有。

  宋代饮茶,盛行茶盏,使用盏托也更为普遍。茶 盏又称茶盅,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茶碗,它有利发挥和 保持茶叶的香气滋味,这一点很符合科学道理。茶杯 过大,不仅香味易散,且注入开水多,载热量大,容易 烫熟茶叶,使茶汤失去鲜爽味。由于宋代瓷窑的竞 争,技术的提高,使得茶具种类增加,出产的茶盏、茶 壶、茶杯等品种繁多,式样各异,色彩雅丽,风格大不 相同。浙江龙泉县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于16世纪 首次远销欧洲市场,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唐代 顾况《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瓶”;皮 日休《茶瓯》诗有“邢客与超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 魂堕,轻如云魄起”之说;韩偓《横塘诗》则云“越瓯犀 液发茶香”。这些诗都赞扬了翠玉般的越窑青瓷茶具 的优美。宋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鼎 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 杯、茶盘等,瓯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相 望,运输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荣景象。

  (3)黑瓷茶具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经验认 为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 驰名。宋黎、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 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烙(原字左为“火”字,右上为三个“力”字,右下为“月”字)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种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 致,而且磁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其他瓷窑也竞相仿制,如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个黑瓷兔毫茶盏,就是四川广元窑所烧制,其造型、瓷质、釉色和兔毫纹与建瓷不差分毫,几可乱真。

  浙江余姚、德清一带也曾出产过漆黑光亮、美观实用的黑釉瓷茶具,最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即茶壶的嘴呈鸡头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至今还存有一件,名叫“天鸡壶”,被视作珍宝。

  总之,我国的瓷器茶具品类很多,产地遍及全 国,重要的亦有数十处,这里重点介绍几处。 瓷都景德镇 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 真宗赵恒下旨,在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并把昌南镇 改名为景德镇。这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 白里泛青,雅致悦目,而且已有多彩施釉和各种彩 绘。当时彭器资《送许屯田诗》曾有这样的评价:“浮 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到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 瓷茶具,淡雅滋润,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 国外。

  明代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景德镇在 生产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 造型小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在明代嘉 靖、万历年间被视同拱璧。明代刘侗、于奕正著的《帝 京景物略》一书中有“成杯一双,值十万钱”之说。

  清代各地制瓷名手云集景德镇,制瓷技术又有 不少创新。到雍正时,珐琅彩瓷茶具胎质洁白,通体透明,薄如蛋壳,已达到了纯乎见釉,不见胎骨的完 美程度。这种瓷器对着光可以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 彩绘花纹图,有如“透轻云望明月”,“隔淡雾看青 山”。制作之巧,令人惊叹。

  景德镇向来重视瓷釉色彩,这里的颜色釉瓷器很早以前就十分著名。我国瓷器为色釉装饰,大约起 源于商代陶器。东汉时期出现了青釉瓷器,唐代创造 了黄、紫、绿三彩,称为唐三彩,宋代有影青、粉青、定 红、紫钧、黑釉等。据史籍记载,宋、元时期,景德镇瓷 窑已有300多座,颜色釉瓷已占很大比重。到了明、 清时代,景德镇的颜色釉取众窑之长,“尽人工之 巧”,承前启后造诣极高,创造了钧红、祭红和郎窑红 等名贵色釉。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宋 朝时为河南钧州禹县烧造,从明朝开始,景德镇大量 生产钧红瓷。明代永宣年间,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 后,创造了祭红。祭红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 而安定。古代皇室用这种红釉瓷做祭器,因而得名祭 红。因烧制难度极大,成品率很低,所以身价特高。古 人在制作祭红瓷时,很名贵的原料如珊瑚、玛瑙、玉 石、珍珠、黄金等都在所不惜。郎窑红又叫宝石红,色 调鲜艳夺目,绚丽多彩,亦很受人喜爱。如今景德镇 已恢复和创制70多种颜色釉,如钧红、郎窑红、豆 青、文青等已赶上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还新增了火 焰红、大铜绿、丁香紫等多种颜色釉。这些釉不仅用于装饰工艺陈设瓷,也用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使瓷 器“白如五、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特点更加发扬光大。

  福建德化瓷 宋朝福建烧制瓷器,有闽北建 瓯、建阳和邵武、秦宁、建宁等地。茶具都以斗茶用的 为多,形式也极不一致。宋末、元初在泉州德化开始 建有瓷窑,所产瓷器洁白可爱(《福建通志》)。唐、宋时期景德镇白瓷茶具和龙泉青瓷茶具都由泉州出 口,对福建泉州烧瓷影响很大,德化瓷可能是江西、 浙江瓷窑传播过去的。

  据福建考古工作队对德化屈斗宫窑址的发掘, 德化瓷器种类很多,有碗、盘、壶、罐、洗、盅等十多 种。造型雅致,色泽有黄有灰,色调宜人,丰富多彩。 德化永春所制瓷器成为泉州出口的主要商品。据考 证,德化瓷器舅高足杯、军持、执壶和花瓶.等.在日 木印尼和印度等地均有发现。

  湖南醴陵瓷 湖南瓷器的特点是瓷质洁白, 色泽古雅,音似金玉,细腻美观。醴陵的釉下彩瓷,更 是誉满中外的传统产品,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商品 博览会上曾获一等金牌奖。如今醴陵群力瓷厂继承 和发扬这里特有的生产工艺而制造的釉下彩茶具 等,其画面犹如穿上一层透亮的玻璃纱,洁白如玉, 晶莹润泽,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这种餐具和茶具装 饰淡雅,造型新颖,配套齐全,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性。 十多年来.这些餐具和茶具一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的宴会厅内使用,受到国内外来宾的赞赏,被誉为陶 瓷艺术国里的明珠。1979年醴陵釉下彩茶具和景德 慎青花瓷器一起,分别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荣获金 质奖。

  龙泉青瓷 浙江龙泉青瓷.以造型古朴挺健, 釉色翠青如玉著称于世,是瓷器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被人们誉为“瓷器之花”。龙泉青瓷产于浙江西南部 龙泉县境内,这里林木葱茏,溪流纵横,是我国历史 上瓷器的重要产地之一。南宋时,龙泉已成为全国最 大的窑业中心。其优良产品不但成为当代珍品,也是 当时皇朝对外交换的主要物品,特别是造瓷艺人章 生一、章生二兄弟俩的“哥窑”、“弟窑”,继越窑有发 展,学官窑有创新,因而产品质量突飞猛进,无论釉 色或造型都达到了极高造诣。因此,哥窑被列为五大 名窑之一,弟窑亦被誉为名窑之巨擘。

  哥窑瓷,胎薄质坚,釉层饱满,色绎静穆,有粉 青、翠青、灰青、蟹壳青等,以粉青最为名贵。釉面显 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纹片大小相间的,称为“文武 片”,有细眼似的叫“鱼子纹”,类似冰裂状的称“白圾 碎”,还有“蟹爪纹”、“鳝血纹”、“牛毛纹”等。这本来 是因釉原料收缩系数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疵病,但人们喜爱它自然、美观,反而成了别具风格的特殊美。 它的另一特点是器脚露胎,胎骨如铁,口部釉隐现紫 色,因而有“紫口铁脚”之称。

  弟窑瓷,造型优美,胎骨厚实,釉色青翠,光润纯 洁,有梅子青、粉青、豆青、蟹壳青等。其中以粉青、梅子青为最佳。滋润的粉青酷似美玉,晶莹的梅子青宛 如翡翠。青瓷艺人向来追求“釉色如玉”,弟窑产品可 谓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其釉色之美,至今世上尚 无匹敌。器物的棱沿部分微露白痕,称为“出筋”,底 部呈现朱红,称为“朱砂底”。有的不加任何装饰,却 给人以清新活泼之感,有的却作巧妙装饰,如在瓶肩 上饰一只虎、一条龙.或两只远眺的凤鸟,神态逼真, 栩栩如生;有的将碗口沿做成荷叶状,中间伏着一只龟,或洗内刻双鱼,别有风韵。

  从宋代起,龙泉青瓷不仅是国内畅销产品,也已 成为重要出口商品,博得国内外群众的广泛喜爱。16 世纪晚期.龙泉青瓷传入法国,它那青翠欲滴的釉 色,令法国人惊叹不已,不愿以俗名称呼它,时逢名 剧《牧羊女》风靡巴黎,风趣的巴黎人认为,只有剧中 主角——雪拉同的青袍,堪与龙泉青瓷媲美,于是他 们把龙泉青瓷称为“雪拉同”,至今法国人对龙泉青 瓷仍用这一美称。现在世界上所有著名博物馆,都珍 藏有龙泉青瓷,仅土耳其伊斯坦堡博物院就有1000 多件,日本东京还设有专楼珍藏,只有高级外宾到来 或樱花时节才开放.供人们观赏。如果博物馆举办陶 瓷展览而没有龙泉青瓷,准会被认为个符合著名博 物馆的条件。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